《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孙绍振 下载(7934)被引(45)


相关文章推荐
- 量词与《故都的秋》中秋景图...
- 在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中,郁达夫通过选取系列特殊意象建构了北国秋景图,从而抒发了他彼时内心的悲凉与闲适之意。研究该散文者,亦多分析意象之于秋景图的构建及其意蕴表...[详细]
- 《郭沫若学刊》2022年01期
- 《故都的秋》的审美情感类型...
- 在传统解读中,《故都的秋》一文的情感主旨为悲秋,文中“悲凉”一词似是有力的佐证。但研读文本后可以发现,《故都的秋》一文的审美情感并非传统解读中的苦痛类型,通过对...[详细]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04期
- 《故都的秋》的审美特征和情...
- 《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散文名篇,作者郁达夫用饱蘸深情的文笔带领我们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细究文本可以发现,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篇章结构的安排上和情感内蕴的表...[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22年09期
- 知人论世话清秋——《故都的...
- 散文作品的精髓在于形散而神聚,"神"乃精神情感,文章之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可谓是一篇经典的散文名作,其中浓郁的情感令读者回味无穷。阅读时可以通过分析时代背景、作...[详细]
- 《名作欣赏》2019年33期
- 轻风吹到胆瓶梅——浅析《故...
-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经典名篇,当下对其研究多停留于"悲秋"与"颂秋"的把握上,而反复细读,这篇短短的散文蕴含了郁达夫的生命态度与生命追求,其中表现的既有郁达夫中...[详细]
- 《名作欣赏》2020年11期
- 诗化情境下生命体验的潜在表...
- 《故都的秋》作为郁达夫的抒情散文佳作,正是在书写静谧闲适的审美体验中,对读者间接抒发出个人的苦闷心绪,在抒情感怀间引起读者与作者之间抽象暗合的"共鸣情感"。在"情绪结...[详细]
- 《北方文学》2019年36期
- 简析《故都的秋》的美学价值
-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风格独特的散文。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落寞...[详细]
-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6期
- 互文视野下看《故都的秋》的...
- 将《故都的秋》~([1])的语言风格置于互文性理论的视野下,从文章篇内、篇外体现出来的"有标记互文",系连文本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无标记互文",得出《故都的秋》隐性的语言...[详细]
-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年07期
- “故都”的秋,“孤独”的秋...
- "故都""孤独"。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借故都之秋景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本文从演绎生命的孤独、追寻艺术的孤独、叩问政治的孤独来一窥郁达夫之"孤独"的秋。[详细]
- 《文教资料》2010年31期
- 《故都的秋》中的两个闲人
- 本文通过对郁达夫先生经典散文《故都的秋》中两个闲人的描写,分析论述了作者对故都、故国的浓厚情感,用闲人的悠闲反衬出作者的忧思,用闲人仅关心天气的冷暖反衬作者深沉的...[详细]
- 《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24期
- 追求者的纯真之情,还是孤独...
- 评价一篇作品,进而研究作者的思想,前提是认真学习作品本身。那末,我们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学习到的是什么呢?一是要赶上故都的秋,不允许自己迟到,也不允许自己早退的认真...[详细]
- 《语文学习》199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