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与中国文化的心灵感应
《大众文艺》2022年05期 沈之菲 下载(310)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荣格学说的东方文化之源
- 荣格学说曾从东方文化中得到重要启示。本文就其初源、方法特色、主要内容等探讨东方文化精神及思维方式的源流作用 ,指出荣格学说无论在意识的现实层面及无意识层面 ,都受到...[详细]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荣格和中国文化
- 卡尔·古式塔夫·荣格(1875——1961)是瑞士人,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后来终因两人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不一致而分道扬镳.荣格开创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体系,并广泛涉猎...[详细]
- 《枣庄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 荣格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
- 中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内涵,中国人修身问道、追求至高人生境界的终极目标是精神层面心灵的自由和解脱,尤其是中国“修心养性”思想对人类心灵的探索与荣格心理学有着...[详细]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04期
- 论荣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
- 中国传统文化对20世纪的西方学者及其理论有着深刻影响,荣格及其心理学即是鲜明的例子。从接受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对卫礼贤的"同化"和改变,《易经》的共时性原理和整体性思维...[详细]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
- 荣格的文化建构思想及其现代...
- 荣格的文化建构思想是建立在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的。荣格坚信,因为“地球只有一个”,所以东方精神和西方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相通的。“集体无意识”就是他所找到的...[详细]
- 《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02期
- 精神分析和中国文化
-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同中国文化的关系 ,理论界谈得较多的一面是这一理论对中国文学及其批评断断续续发生的影响。如鲁迅交代他创作《补天》是取弗洛伊德学说来释人...[详细]
- 《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 自性之光 读《金花的秘密》
- 荣格对炼金术的研究始于1913年,彼时他正陷于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之后巨大的心理危机中,并试图在诺斯替及神秘主义思想中寻找出口。尽管炼金术也曾为其沉浸其中的无意识经验提...[详细]
- 《上海文化》2013年05期
-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荣格原型...
- 在分析弗雷泽、布留尔、列维-斯特劳斯理论的基础上,在文化人类学视阈下解读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从人类起源、进化及原型具有可遗传性的生物性假设出发,阐释荣格原型...[详细]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
- 红色遐想——荣格集体无意识
- 原型批评是在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基础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这些学科的最新成果而形成自己的特色。主要集中在以柏拉图等为代表的哲学领域、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12年21期
- 当国学遭遇现代意识
- 当今社会,国学已被各种传播手段拿到了火炉之上进行了加工、烹调。从长衫先生李里,到应试教育一统天下的背景中出现的"私塾先生吕丽委"。据说,她授课的300多平方内设有"孟母...[详细]
- 《黄河.黄土.黄种人》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