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探析——以普洱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数字化保护为例
《大众文艺》2017年10期 王海; 下载(309)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
- 本文以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为研究视角,分析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应用的意义以及数字化保护的关键技术,探讨了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的...[详细]
- 《艺术科技》2017年09期
- 非物质文化遗产“匹尔舞”的...
- 随着社会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都未能得到很好的传承。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逐渐重视以...[详细]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16期
- 区域视角下青海花儿数字化保...
-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青海花儿,是一种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演唱活动,以其独特的演唱内容、唱法、曲调和形式深受当地各族人民喜爱。文章以入选国...[详细]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
- 文章从政府模式、非营利组织模式与企业模式三个方面探析了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模式,并从加强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系统研究、进一步做好广西音乐非物...[详细]
- 《北方音乐》2018年23期
- 赵家筝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 山东筝派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一个民族乐器的重要分支,是我国古筝音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流派,对于推动古筝乐器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吉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
- 《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14期
- 基于虚拟博物馆的土家器乐文...
- 土家器乐文化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由于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等影响而逐渐边缘化,对土家器乐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针对土家器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困难,将3D MAX建...[详细]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社会、经济等多种价值的活态的文化传统。随着全球化、都市化的高速发展,非物质文化受到强烈冲击,传统的传承方...[详细]
- 《北方音乐》2019年11期
- 少数民族舞蹈数字化保护关键...
- 舞蹈是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抒发情感、表达愿望的途径之一。载歌载舞是少数民族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方式往往是...[详细]
- 《舞蹈》2017年09期
- 基于运动捕捉技术的少数民族...
- 少数民族舞蹈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的保护和传承,本文提出计算机运动捕捉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进行保护并实现舞蹈的三...[详细]
- 《大众标准化》2019年16期
- 土家族摆手舞数字化保护研究
- 文章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个案,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在土家族摆手舞中的运用,探讨动作捕捉相关技术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保护中的应用前景,进而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数字化保护...[详细]
-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 数字化保护是当下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模式创新。数字化保护既可以保持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又能弥补博物馆式保护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显现出的不足...[详细]
-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