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版画
《大众文艺》2015年09期 周明珠 下载(301)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抗战前后李可染艺术风格转变...
- 李可染作品在1945年前后经历了一次巨大改变,这一改变表现在作品内容上,就是1932年以前以人物和西洋画为主,抗战时期作了大量宣传画,也一度画牛多年。1945年后又将山水画作为...[详细]
- 《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浅谈常书鸿西行敦煌
- 常书鸿在留法期间惊奇发现国内敦煌艺术瑰宝的一个小册缩影,引起他对了解敦煌艺术的强烈愿望,毅然决定回国探寻这一个充满神秘的未知艺术圣地。回国后面对国难当头,政府及民...[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16年09期
- 桂林抗战期刊的封面设计
- 抗战时期,读者的审美习惯和要求是单纯的,朴素、大方的风格与时代相合,因此,这一时期桂林出版的期刊,其封面设计也以朴素、大方作为设计原则。同时,为了使期刊在众多同类媒介...[详细]
- 《艺术探索》2010年03期
- 抗战时期延安与重庆木刻特点...
- 抗战时期,形成了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木刻和以重庆为代表的国统区木刻。延安木刻和重庆木刻相互借鉴,具有一致性,同时又不失各自的特色,无论是在题材内容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详细]
-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 抗战时期杨涵木刻创作思想研...
- 抗战时期,版画家杨涵创作了一系列表现战争场景和农民生活的木刻作品,是其木刻创作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文章主要围绕杨涵抗战时期木刻创作思想的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以现实...[详细]
- 《民族艺林》2022年02期
- 抗战时期桂林美术展览纪事
- 抗日战争时期,桂林美术展览的举办推动了全国抗战美术运动的发展。本文以历史时序为线索,根据史料,对抗战时期桂林美术展览的情况进行了梳理。[详细]
- 《艺术探索》2012年01期
- 抗战时期桂林油画艺术发展探...
- 1937年后,战争的需要和文化环境的恶劣,将写实主义的油画推上了画坛的主导地位,画家们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创作了一批贴近平民,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辉,凝结着炙热抗战热情的油画...[详细]
- 《歌海》2019年04期
- 桂林抗战绘画的整体格局与主...
- 相对于民国初期中国新美术运动的三大中心而言,桂林由于地理位置偏离当时美术中心区域,受外来艺术思潮刺激与影响较弱,广西画坛相对沉寂。抗战的爆发使桂林画家数量激增,成为...[详细]
- 《艺术探索》2015年02期
- 抗战烽火中的桂林美术期刊
- 抗日战争时期的桂林美术期刊形式简朴,办刊方式机动灵活,内容集美术教育、艺术争鸣、时事报道于一体,是桂林抗战文化和抗战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期刊宣传性与战斗性鲜明...[详细]
- 《艺术探索》2011年05期
- 桂林抗战书刊设计艺术的特点
- 抗战期间,云集在桂林的美术家、出版家、作家、编辑等精诚合作,以书刊设计艺术的形式进行抗战宣传活动。在特殊社会历史情境下,这时期的书刊设计艺术呈现出显著特点:简洁、朴...[详细]
- 《艺术探索》2011年02期
- 团结共荣:桂林抗战漫画与木...
- 抗战时期桂林漫画运动蓬勃发展,且影响广泛,在大西南甚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与漫画团体和木刻团体的密切合作有莫大的关系。漫画与木刻的交流合作是全面而广泛的,漫画家...[详细]
- 《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