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质论评》2005年03期 钟建华,温志峰,李勇,郭泽清,王海侨,柳祖汉,冀国盛,吴孔友 下载(2448)被引(148)


相关文章推荐
- 生物礁分类及研究方法综述
- 本文首先以二叠纪生物礁为例讨论生物礁的类型,按造礁生物种类的不同,中国二叠纪的生物礁可分为珊瑚礁和海绵礁两大类。文章总结了几种生物礁的研究方法。[详细]
- 《内江科技》2005年03期
- 生物礁成礁条件、成礁模式及...
- 基于大量文献资料探讨生物礁的成礁条件及与油气关系。研究发现成礁条件主要包括造礁生物、颗粒沉积有效速率、海平面升降、温度等作用;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新的成...[详细]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
- 中国生物礁时空分布特征及其...
- 中国生物礁从震旦纪至新近纪均有发育,分布范围广,并有泥盆纪、二叠纪和新近纪3个主要造礁期。不同地史时期造礁生物及其附礁生物的组合不同,形成的礁体具有不同的类型、规模...[详细]
- 《世界地质》2007年01期
- 黔南晚石炭世造礁珊瑚Ivano...
- 黔南晚石炭世生物礁造礁生物研究主要以藻类为主,如叶状藻、管孔藻等。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又陆续发现一些新型的造礁生物。其中重要的一种造礁生物是Ivanoviacf...[详细]
- 《地质论评》2006年02期
- 华南二叠纪生物成礁模式探讨
- 二叠纪生物礁广泛发育于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地区。鉴于许多研究者从成礁的外部环境因素来探讨生物礁的发育模式,笔者从我国南方二叠纪生物礁的内部成礁因素分析,即从主要造礁生...[详细]
- 《岩相古地理》1998年02期
- 华南二叠纪生物成礁模式探讨
- 二叠纪生物礁广泛发育于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地区。鉴于许多研究者从成礁的外部环境因素来探讨生物礁的发育模式,笔者从我国南方二叠纪生物礁的内部成礁因素分析,即从主要造礁...[详细]
- 《岩相古地理》1998年02期
- 中国南方震旦纪至三叠纪造礁...
- 造礁生物演化经历了六个主要发展阶段,具有全球性演化规律特征,其盛衰变化在南方礁丘的时代分布上反映较为醒目。早泥盆世至晚泥盆世早期,为生物礁发育的首次鼎盛期,已发现的...[详细]
- 《南方油气地质》1995年04期
- 大南盘江地区泥盆—二叠系生...
- 大南盘江地区泥盆系—二叠系生物礁广泛分布,纵向发育泥盆纪礁、石炭纪礁滩、二叠纪礁三套生物礁。按其发育的古地理位置可分为台内礁、台缘礁、斜坡礁、丘台礁四种类型。根...[详细]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2年04期
- 生物戏剧性的灭亡 二叠纪
- 二叠纪,开始于2.86亿年前,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地质时代,是生物界的重要演化时期,海面较低,生物种类丰富,不论是动物或植物都显示出有一定的演化连续性。在地球的历史上,生命...[详细]
- 《海洋世界》2016年07期
- 生物的造礁造岩作用
- 生物造礁造岩作用的关键是阐明生物的古生态和造礁功能。块状、层纹状或板状、分枝状、结壳状和游移或漂浮的不定形状等,不同外形的造礁生物,以不同方式造成五种不同的原地石...[详细]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6年03期
- 贵州南部晚石炭世一种新的生...
- 黔南晚石炭世普遍发育了一套台地相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多种底栖生物十分繁盛,为深入开展石炭纪生物礁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等陆续发现了一些...[详细]
- 《地质论评》200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