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大利亚博丁顿金矿床红土剖面的地球化学模式
《地质地球化学》1987年12期 R.Davy ,M.El-Ansary ,盛乃贤 下载(37)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受蚀红土的化学成分与工程特...
- 红土的化学成分随着时间与气候等的变化会不断的改变,它的变化是有一定的特征的,那是由于红土是母岩经历不同程度的红土化作用才形成的。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母岩和不同的气...[详细]
- 《化工管理》2017年22期
- 江西省红土资源的某些地质学...
- 本文阐述了江西省红土资源的下述地质学特征:(1)影响红土分布的基本因素,包括气候、新构造运动、母岩和地形;(2)红土的分类,主要根据红土的属性、地形和母岩,进行...[详细]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 红土地区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 引起红土地区地质灾害的根本原因是红土化作用。本文在对形成红土至关重要的红土化作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红土分布地区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建筑地基开裂变形等地质灾...[详细]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年04期
- 雷州半岛英峰岭剖面多期红土...
- 雷州半岛英峰岭剖面多期红土矿物学特征初步研究*文国高文启忠朱照宇徐义芳(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多期红土矿物学红土化雷州半岛我国南...[详细]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7年03期
- 华南热带红土期及风化矿物初...
- 根据野外的剖面调查,运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华南热带区不同时期的红土及其风化矿物特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强调第三纪以来红土的...[详细]
- 《第四纪研究》1991年01期
- 红土壳中金矿化的标志层
- 在野外勘查中作者早先提出的红土壳结构分类旨在于:①适用于基岩的地质填图;②对有经济意义的绿岩带的识别;③有利于勘探靶区的划分。在几个小型砂金矿开采地,见到结核状、豆...[详细]
- 《国外铀金地质》1989年03期
- 晋东南“R”红土的成因与时...
- 在山西东南部的榆社、武乡一带的丘陵顶部及缓坡上,广泛分布着一层褐红—深红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三十年代德日进、杨钟健称之为“Red Loam”,简称“R”,并将其上覆的红色土...[详细]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
- 典型红土型镍矿床发育区红土...
- 基于201个浅井剖面的Ni元素分析,对印尼苏拉威西岛kolonodale红土型镍矿区内红土剖面的垂向品位变化规律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土镍矿的形成受地层、构造、环境、水文...[详细]
- 《有色矿冶》2020年06期
- 掺砂红土的力学特性及掺砂机...
- 通过对不同掺砂比例的红土进行液塑限、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直剪和扫描电镜等试验的对比研究,明确了不同掺砂比例对红土的含水性、击实性、强度等力学特性以及微结构特征...[详细]
- 《工程勘察》2011年04期
- 中国南方红土的研究进展
- 中国南方的红土是晚新生代以来重要堆积物 ,为特定的气候环境下的产物 ,蕴藏着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 ,为全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 ,作者对红土的成因、发育期次、年代学、古气候...[详细]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
- 读“对祁阳附近红土的成因及...
- 人民长江1958年第一期发表了袁舜元、蔓山二同志“对祁阳附近红土的成因及时代问题的探讨”一文,我们愿意提出下列几点不同的见解,供作者与大家讨论。一:作者对红土的形成引...[详细]
- 《人民长江》195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