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年01期 杨朝平 下载(29)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教师美称的意蕴
- 教师,被誉为阳光下最崇高、最美好的职业。对于教师,有许多美称和比喻。作为教师,细细品来,每一美称和比喻都包含着丰富的意蕴,给人启发,使人自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详细]
- 《小学教学研究》1996年01期
- 火燒泥和食鹽能否做肥料?
- 自本期起,本刊增辟“知识角”一栏,为读者介绍一些文化科学知识,其目的在于帮助讀者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本栏除由本刊特約作者寫稿外,也欢迎讀者來稿。又本刊最近接到讀者...[详细]
- 《江苏教育》1956年09期
- 语言的漂亮外衣
-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工具,用好这个工具,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启迪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详细]
- 《教书育人》2010年16期
- 科学用脑效率高
- 大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它控制和管理人体的各级中枢,同时还指挥着像说话、写字、思维乃至发明、创造等人类特有的活动。小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当然也是靠它。[详细]
- 《小学生导读》2007年10期
-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 回想这21年的班主任工作,下面我讲一讲多年来我独特的班级管理的经验。特色一:明确育人目的:正直,善良,智慧,健康。我认为,成人比成材更重要,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要让学生...[详细]
-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年S2期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之我见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详细]
- 《吉林教育》2013年25期
- 如何看待儿童的理想及其培养
- 儿童希望将来成为科学家、经理、明星与医生,而不希望成为农民、工人与教师等,可以也应该从两个方面看。前者是积极向上的追求,值得鼓励。但如果不注意引导儿童认识到成为科...[详细]
- 《家庭教育》1997年01期
- 我五颜六色的世界
- 我的世界多姿多彩,五颜六色。在学校,在教室,我们在专心致志地听课,黑板是黑色的,粉笔是白色的,白色的粉笔在黑板上整整齐齐地写着板书,我们汲取着文化科学知识,我的世界是黑...[详细]
-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年1...
- 小学语文教学贵在培养兴趣
- 兴趣是人们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学习的效果,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快...[详细]
- 《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3期
-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人们利用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以便相互了解、协调共同的活动。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工具,它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详细]
- 《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4期
- 我校是这样辅导高小毕业生自...
- 我校在乡生产的历届高小毕业生共有三十五人,他们所学的文化科学知识,都还远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如何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自学,继续提高他们的文化科学水平,更好...[详细]
- 《安徽教育》1957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