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电影中的“物化爱情”
《电影文学》2019年08期 刘旭; 下载(412)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王家卫电影译名略窥
- 电影在不同语言国家中传播时,其译名起着重要的作用。王家卫电影的独特风格,也使得他的电影译名独具特色。它们往往不重复原语中的片名,而是深切把握电影的深层内涵,从而使译...[详细]
-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王家卫电影...
- 食物元素在导演王家卫的电影中被广泛运用,这些元素除了表达进食本身外,更重要的作用是以食喻人、以食喻情、以食表意。文章着重分析王家卫电影中的食物,从塑造角色、表达情...[详细]
- 《声屏世界》2020年20期
- 论王家卫电影之“时空拓展性...
- 时空关系、时间记忆与怀旧的纠缠,是王家卫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对电影艺术而言,当某种美学装置在影片视觉设计和叙事中反复凸显时,便会构成电影形式体系的一部分,以塑造电...[详细]
- 《电影评介》2020年09期
- 王家卫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风...
- 在高度商业化的香港影坛,导演王家卫以鲜明的形式主义与浓厚的表现主义阐述了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的艺术特色。他凭借独特的个人思想、碎片化的影像叙事、风格化的镜头语言,向...[详细]
- 《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19期
- 王家卫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色...
- 王家卫的电影属于典型的"作者电影",而在其十部又三分之一的电影之中,其中的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特色更是独具一格。在叙事方面,王家卫电影的情节设置上采用了支离破碎的拼接...[详细]
- 《艺术品鉴》2020年11期
- 浅谈王家卫电影中女性形象的...
- 王家卫是香港第二代新浪潮电影人,于1958年7月出生于上海,他是香港著名电影导演、监制、编剧,擅长文艺电影,有"文艺片大师"之称。几十年来,虽然王家卫的电影作品并不多,但他...[详细]
- 《新疆艺术(汉文)》2018年06期
- 形式与内容的博弈——王家卫...
- 本文从小说文本与导演自身入手,分析王家卫选择《繁花》进行改编的原因,并以王家卫过往影片为基础,结合其独特美学风格,从视觉、主题、叙事、象征等方面探析"王家卫式"影像如...[详细]
-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10期
- 王家卫心中的江湖——浅谈《...
- 《东邪西毒》是王家卫根据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改编后执导拍摄的武侠电影,影片于1995年曾获得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在国内外都获得了相当的反响,不管是从中...[详细]
- 《戏剧之家》2019年19期
- 浅析王家卫的《重庆森林》
- 《重庆森林》是由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的代表作品之一,并在1994年上映的香港经典都市片,也是"王家卫式电影美学"的艺术标志之一。众所周知,王家卫是一个对电影作品总是精打细...[详细]
- 《艺术评鉴》2019年22期
- 王家卫电影的艺术风格
- 王家卫的电影是另异类的,他曾经说过我不是在建设,而是在破坏。[详细]
-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06期
- 王家卫电影的“寻根”之旅
- 王家卫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导演,他的风格化不仅体现在影像特色方面,更表现在将影像中的人物符号化,来表现社会文化变迁中人作为社会的主体,不断追寻和适应着新生活、新思想的心...[详细]
- 《戏剧之家》201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