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自我的发现之旅——评《现代启示录》的象征意义
《电影文学》2008年18期 李大鹏 下载(663)被引(5)


相关文章推荐
- “延迟解码”、受选仪式与文...
- 《现代启示录》与《燃烧》创作于不同的国度与年代,但若将二者比较研究,则会发掘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它们在改编原作时都沿用了"延迟解码"的创作方法;两部电影通过两组类似的...[详细]
- 《大众文艺》2022年01期
- 影片《现代启示录》的现代启...
- 《现代启示录》作为影史上绕不开的战争影片,无论从内在文本还是外在传播,都对现代影视行业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文章从人物塑造、艺术处理、神话思维等角度尝试解读《现代...[详细]
- 《艺术教育》2022年05期
- 从后经典叙事学角度分析《现...
- 根据《黑暗的心》改编的影片《现代启示录》具有丰富的隐喻与文化内涵。后经典叙事学则提供了另一种分析《现代启示录》的视角。影片对越战的书写、对士兵在热带丛林溯流而上...[详细]
- 《电影文学》2017年13期
- 黑暗史诗 《现代启示录重生...
- 在影史上,《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被不少影迷认为是神一般的存在,在电影配乐方面,其原声唱片同样是有着无法撼动的经典地位。2001年,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详细]
- 《东方电影》2014年10期
- 《现代启示录》的启示——初...
- 借用了英国作家康拉德名作《黑暗之心》的结构的影片《现代启示录》,堪称越战电影中的扛鼎之作。它虽拍摄于 1979年,但 9·11之后再次受到影界重视。在创作上,这部电影对由小...[详细]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
- 《现代启示录》与伪善的意识...
- 人们一般用一部充满诚意的作品来评价《现代启示录》,但当我们用意识形态的研究方法来重新评估这部影片时,会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意图揭露资本主义的伪善,自身却陷入伪善怪圈...[详细]
- 《魅力中国》2009年20期
- 库尔茨的回忆录——浅析三重...
- 作为以经典小说《黑暗的心》为基本框架改编拍摄而成的电影《现代启示录》最伟大的地方莫过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揭示。以弗洛伊德三重人格学说为理论基础,从三个不同方面对科鲁...[详细]
- 《电影评介》2011年10期
- 疯狂世界里的正常人——解读...
- 《现代启示录》讲的是越战,却很少有正面的战争场面,更多讲的是人性,是折射现代人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的一面镜子。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它给我们营造的是一个无序、偶然、特异、...[详细]
- 《电影文学》2009年02期
- 《现代启示录》中的现代性困...
- 1979年5月,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约翰·米留斯、科波拉编剧的电影《现代启示录》未完成版本与《铁皮鼓》共同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79年8月《现代启示录》在...[详细]
- 《艺术广角》2018年04期
- 科波拉的越战之殇——评电影...
- 《现代启示录》是一部改编自康拉德名著《黑暗的心灵》的电影。故事发生在美国对越战争期间的越南,通过讲述一位叫做威尔德的上尉执行任务时在越战现场的亲身遭遇,以及对于途...[详细]
- 《人文天下》2018年12期
- 艺术的再创造——从《黑暗的...
- 本文主要分析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和由其改编而来的著名导演科波拉执导的电影《现代启示录》,在改编过程中,科波拉巧妙的将古老的情节与现实主义的主题融合在一...[详细]
- 《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