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
《读写算》2018年21期 杨文辉; 下载(0)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品德与社...
- 现今,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大多在外务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靠学校的教育。而许多农村学校的《品德与社会》课无专任教师,大多由本班的班主任兼任,《品德与社会》课成了...[详细]
- 《教育革新》2016年08期
-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
- 在社会开放度日益增加的新形势下,中西思想不断交融与碰撞,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促使当下社会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使得小学生无时无刻接受着外界社会思想与文化观念的熏陶...[详细]
- 《吉林教育》2019年36期
- 初探《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在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而课堂教学中的激趣、质疑、明理、导行等环节是否有效,是达成其育人目标...[详细]
- 《读写算》2020年16期
- 浅析农村小学有效开展《品德...
- 《品德与社会》是专门为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所开设的以小学生的社会生活作为教学基础,注重于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及社会性发展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所开设的这门课程具...[详细]
- 《学周刊》2020年07期
-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
-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明事理,同时懂得怎样做人,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肩负重要使命,必须要把这...[详细]
- 《学周刊》2020年07期
- 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生...
-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详细]
- 《山东教育》2018年16期
- 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高年级《...
-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中运用多媒体,为教育教学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借助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可以把教学内容由静态转变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既营造了...[详细]
-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0...
-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思考
-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理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详细]
- 《科普童话》2019年24期
- 故事激趣 道理引航——浅析...
- 本文立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际情况,从课前导入、知识讲解、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运用故事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尝试在《品德与...[详细]
-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年04期
- 试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让我国学生成为未来建设人才的重要基础工作。但是,学校等教学基础单位在开展《品德》课教学相关工作总会遇到问题,这需要我国的政治品德教学相关部门与...[详细]
- 《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19期
- 《品德与社会》课与生活实际...
- 《品德与社会》课不仅融入了品德课中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教育,也融入了社会课中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的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进行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对于小...[详细]
- 《读写算》2018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