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学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4期 申洪源,朱诚,张强 下载(1083)被引(34)


相关文章推荐
- 长江三角洲地区矿山地质特征...
- 长江三角洲地区矿山成功的探明该地区深部矿层层序,对深部矿床地层埋深进行了验证,并为以后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参考。[详细]
- 《世界有色金属》2017年22期
- 长江三角洲风暴沉积系列研究
- 本文根据作者等近10年来实地调查和室内测试数据的综合研究,论证了长江三角洲滨后沼泽低地、滨岸贝壳沙堤、潮坪、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等不同地貌、沉积相带发育了一套风暴...[详细]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 全新世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和发...
- 为了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效率,为古三角洲的研究提供对比模式和识别标志,1973年以来,我们对长江三角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认识,现简要报道于下。...[详细]
- 《科学通报》1978年05期
- 全新世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 长江三角洲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特别是解放以后许多单位和学者从地质、地貌和考古等不同角度,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大量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从而为综合...[详细]
- 《地质学报》1981年01期
- 长江三角洲环境地质项目设计...
- 6月18日至6月19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召开的“长江三角洲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以下简称“长环项目”)设计方案座谈会在上海召开。“长环项目”是在长江三角洲资源和环...[详细]
- 《上海地质》2000年02期
-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质研...
-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为适应这一地区资源开发、国土整治和发展规划的需要,1982年以来,在地矿部的领导和组织下,由江苏、浙江省地矿局、...[详细]
- 《中国地质》1985年11期
- 晚第四纪长江三角洲高分辨率...
- 根据钻孔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冰后期层序的构成:古河谷内由河床相、浅海相—河口湾相组成,海侵面在滞留沉积与潮坪堆积物之间,最大海侵面位于浅海相和前三角洲泥质层中。...[详细]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年03期
- 长江三角洲东部沉积物粒度特...
- 本文从沉积物粒度特征讨论不同时期的古地理环境,探讨第四纪时期新构造运动、古气候及海平面等因素控制对沉积环境的控制,建立长江三角洲东部的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模式。[详细]
- 《资源调查与环境》2006年04期
-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陆-海交...
- 长江三角洲地层的年代学研究对探讨晚第四纪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陆海交互作用历史以及海岸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选择长江三角洲YZ07和EGQD14两支钻孔开展系...[详细]
- 《地球环境学报》2018年06期
- 长江三角洲北翼兴化-通州地...
- 选取长江三角洲北翼兴化-通州地区(分属东台和南通第四纪地层小区)的5个实测钻孔,以岩石地层、年代地层和磁性地层为基础,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对研究区第四纪地层进行...[详细]
-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4年04期
- 江苏、浙江、上海严重告急 ...
- 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过量超采地下水而引起的缓变型地质灾害,被称为“沉默的土地危机”。危机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不均匀沉降加剧,大规模...[详细]
- 《环境》200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