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之教育随想
《大舞台》2013年12期 赵冬云;任惠芹 下载(1456)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创作随想
- 曾写过几个相声作品,因为喜欢幽默搞笑,并不甘于“孤芳自赏”。于是,便用相声表演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快乐!我是一个相声艺术的爱好者。听过不少相声大师的段子,有候宝...[详细]
- 《机械职业教育》2002年12期
- 繁荣戏剧随想
- 繁荣戏剧随想亦为一、改革方能出精品近年来,一些文艺院、团的体制改革曾在一段时间里相对滞后,而去年却迈出了较大的步伐,取得可喜的成果,艺术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改变了...[详细]
- 《四川戏剧》1995年02期
- 碎片——关于电影的随想
- 电影,已经越来越紧密地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了,这应该与愈灭愈不绝的盗版影碟关系大大的。电影,早已经不只是娱乐消谴了,它是一种利润可观但又风险巨大的工业,一种引人入...[详细]
- 《电影文学》2001年03期
- 外宣录像片摄制随想
- 我以前摄制的外宣电视片,有长有短,题材各异,播出以后,在国内外有一定回想往事,就制作外宣电视片中的有关问题和感受,提出一点想法,希冀同行不吝赐教。一、克服“宣传...[详细]
- 《内蒙古宣传》1999年02期
- 《舞台姐妹》随想
- 影片《舞台姐妹》开头,我写了四句画外唱:“绿水绕过重重山,戏文唱遍处处台。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下尚有台?!”不料在“文革”期间,被一群“造反派”视为有所指,说...[详细]
- 《戏文》1999年02期
- 明天的太阳──河南省少儿才...
- 河南省首届少儿才艺大赛随着4月15日获奖选 手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我作为大赛器乐组评委,参加了此次大赛的初赛、复赛和决赛的全过程。千余名器乐选手中,300多名进...[详细]
- 《东方艺术》2001年03期
- “昨天与隔世”──《一年又...
- 《一》剧播出后,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用编年的形式?答复的次数多了,我却发现要说清这个问题越来越难了。编年体在《一》剧中不仅是剧本结构的样式,更重要的它是剧本内...[详细]
- 《中国电视》1999年12期
- 她到底要什么?──我拍电视...
- 她到底要什么?─—我拍电视剧《无人的风口》的随想李子羽去年,我应东方影视乐园的邀请,执导了《太阳·女人》系列剧中的第七部《无人的风口》。开始,我并不太愿意接受,...[详细]
- 《电影创作》1996年02期
- 超前的价值与缺憾──《绿房...
- 超前的价值与缺憾──《绿房子》观后随想何西来,丛小荷《绿房子》应该就是一个“探索戏”,从剧情、立意到人物、手法,都有自己的追求,不愿恪守陈规,不为熟套拘系。《绿...[详细]
- 《中国戏剧》1997年03期
- 哦,井岗山!——看影片《井岗...
- 也许这一切已过于遥远,当《井岗山》抖落岁月的风尘,重新耸立在现实的阳光下时,多少人感到迷惘与陌生!然而,井岗山是不老的。[详细]
- 《电影评介》1994年05期
- 《春天的狂想》随想
- 应该说,《春天的狂想》是迄今为止中国影史上气势最辉煌宏大的音乐传记片。同时,它又是一部非商业运作意义上的地道的“贺岁片”(恭贺共和国50年华诞的“献礼片”),呈现...[详细]
- 《当代电影》199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