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与西汉老人特权现象之比较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侯润珍 下载(75)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论等级特权制及其对封建专制...
- 中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是一个等级、特权制社会,等级无处不在,整个社会就是由等级链条串起来的。等级、特权的存在不仅是对人民自由的剥夺,而且更是对人民平等权利的剥夺。...[详细]
-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 中国明、清社会绅士阶层的社...
- "绅士"阶层是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一个很特殊的阶层。这个主要由当时的文化人构成的群体,享有许多成文或不成文的特权。在社会中,他们充当着政府与人民的中介。而特别...[详细]
- 《学理论》2010年11期
- 清朝旗人的法律特权及其影响
-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旗人"在清朝社会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法律上享有特殊权利,这些特权对当时社会的法律、政治、军事、经济...[详细]
- 《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 汉朝贵族官僚的特权考略
- 汉朝贵族官僚的家族成员拥有凭借其家庭出身而获得爵位和任官的特权,有收取封地的租税、获得皇帝的大量赏赐和免除赋役等特权,有减刑和免刑的特权。汉朝君主给予贵族官僚各种...[详细]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唐代贵族官僚的法律特权考略
- 唐代不同等级的贵族官僚,皆享有一定特权。唐代法律将官僚贵族与"凡人"区别开来,从《唐律疏议》的记载来看,其特权主要包括在审判程序上的特殊性和司法量刑上的特殊待遇以及...[详细]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
- 浅析元朝僧侣的法律特权
- 本文认为元代落后的生产方式必然对法制产生消极影响。这体现在僧侣享有身份、任官、经济、司法等诸多法律特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并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对该朝的...[详细]
-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 明代生员层的经济特权及其贫...
- 本文对明代生员层在经济上诸项特权进行了具体的考察 ,并对晚明生员层的相对贫困化也进行了一些勾勒 ,藉此说明生员层既是绅士层的一员 ,又与绅士层的上层有一定的矛盾冲突。[详细]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02期
- 元朝法制中的僧侣特权
- 本文认为元代落后的生产方式必然对法制产生消极影响。这体现在僧侣享有身份、任官、经济、司法等诸多特权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并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对元朝的迅速衰亡...[详细]
- 《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从《唐律疏议·名例律》第七...
- 《唐律疏议》一直是研习法史学者致力考究的律学大典,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极大地反映着唐代封建法律制度的等级性、特权性。其中《名例律》第七至第二十三条律文...[详细]
- 《才智》2014年11期
- 论清代宗室女性的地位与特权
- 在清代,宗室因其天潢贵胄身份而享有各项特权,早已为学界所关注。然而在过往研究中,往往以宗室男性成员视为整个宗室群体,对其中的女性成员则长期未加重视。拟通过清代典籍与...[详细]
- 《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02期
- 论北魏宗室阶层的法律特权
- 北魏制定《议亲律》,赋予宗室阶层充分的法律特权,使其在审判程序、议罪范围和量刑标准方面备受优待。议亲的范围应是道武以来诸帝的有服宗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也包括...[详细]
- 《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