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四大吝啬鬼形象意蕴解析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岳引弟 下载(1894)被引(5)


相关文章推荐
- 马斯洛娃与玛格丽特形象之比...
- 马斯洛娃与玛格丽特分别是托尔斯泰和小仲马笔下的妓女形象。这两个人物沦落风尘,都受到了男权社会文化权力的重压,都受到男权社会中男性们的性别压迫和性奴役,也都对男权社...[详细]
- 《电影评介》2008年19期
- 马斯洛娃:男权社会、文化的...
- 《复活》中的马斯洛娃(喀秋莎)作为男权社会中的一名女性(妓女),承受了男权社会中男性们的性奴役;同时,她在一定程度上反对男性话语霸权,反抗男权婚姻家庭制度,否定男权社会...[详细]
- 《电影文学》2008年10期
- 马斯洛娃——男权社会文化的...
- 马斯洛娃虽然身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但是她却不因自己女性的身份向男性社会屈服,而是在进行着坚决的反抗,虽然这种反抗的范围有限,但是却极具进步性。她的反抗是对男性霸...[详细]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8期
-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嘉丽...
- 德莱塞的首部小说《嘉丽妹妹》,描写了嘉丽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去芝加哥寻找梦想的故事。将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嘉丽妹妹,走进嘉丽妹妹的生活,了解嘉丽在芝加哥、纽约的...[详细]
- 《赤子(上中旬)》2015年15期
- 马斯洛需要理论视角下乔的成...
- 借助马斯洛需要理论对《小妇人》女主人公乔成长过程中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状况进行深度解析发现:借助家人给予的精神力量与行动支持,乔秉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满足其内在需要...[详细]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02期
- 从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解读《潜...
- 如今,"边缘人"这一现象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一点在跨文化文学作品中反映较为集中,《潜水鸟》就极具代表性。实际上,《潜水鸟》中女主人公皮盖特的成长历程中所要求的自...[详细]
- 《大众文艺》2011年09期
- 智多奇破案记——第二集:“...
- 电视连续剧《智多奇破案记》的第二集《认罪者》,讲的虽然是一个女罪犯认罪的故事,但它打破了一般探案小说的俗套,情节曲折跌宕,又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值得一读.[详细]
- 《苏联文学》1985年03期
- 用马斯洛理论解读《自由》中...
- 《自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乔纳森·弗兰岑的代表作。小说以女主人公帕蒂为主线,描述了帕蒂一家几十年间每一个成员的生活轨迹。其中帕蒂在各个不同阶段的行为完美的体现了心...[详细]
- 《文学教育(下)》2018年04期
- 需求满足与个人成长——用马...
- 本文在介绍2007年诺贝尔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后期关键作品——现实主义小说《一个好邻居的日记》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这部小说的评论。并用马斯洛的"需求...[详细]
- 《名作欣赏》2009年21期
- 论“约拿情结”笼罩下的文学...
- "约拿情结"是指个体在面对成长时的痛苦退缩的心理结症,这一人类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被心理学家深入研究,被创作家深情捕捉,在作家理解和感受达到极限的时刻,会将这一心魔般存...[详细]
-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马斯洛的创造性理论与李贽的...
-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从肯定的、积极的人性理论假设出发,对人的创造性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提出了“创造性的问题首先是创造性人的问题”。而李贽的文学思想从理论基础到具...[详细]
- 《文教资料》200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