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论张岱的名士之雅、痴人之真...
- 《湖心亭看雪》出自张岱随笔小品文集《陶庵梦忆》。《陶庵梦忆》是张岱入清后追忆晚明的旧事旧物之作。展卷而览,尺幅之中牢笼了百态世相,方物风情、奇人异技、娱乐游戏......[详细]
- 《北方文学》2017年08期
- 清初遗民心态转变对张岱创作...
- 张岱的一生历经从纨绔公子到山林野人的身份转变,从极爱繁华到常至断炊的境遇巨变,心态亦从潇洒激愤转向内敛和沉思,其身份心态的转变亦影响了创作观念的转变,从而立之年的《...[详细]
- 《北方文学》2018年14期
- 《张岱年文集》序——(二)冯...
- 在20年代,中国哲学史界对于孔、老的年代问题有过一次大的辩论,在学术领域引起了轩然大波。其一派认为老先于孔,胡适先生主之;另一派认为孔先于老,梁任公先生主之。两派各执...[详细]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
- 好书还是有人买
- 一日早九点,本人逛北京灯市口的中国书店,见有《张岱年文集》、《张载集》各一本,黄裳的《银鱼集》两本,身上没钱,望书兴叹。当日下[详细]
- 《读书》1995年08期
- 东方智慧与社会发展
- 东方智慧与社会发展张岱年社会发展的问题是历来学者思想家最关心的中心问题。汉代史学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说:“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务为治...[详细]
- 《教育艺术》1994年05期
- 真佛家只说平常话——读《彗...
- 说起来很惭愧,读中行先生的文章,已经是很晚的事情。可心中始终有一种误会:张先生是河北人氏,是我们的本家。说这话,也不是无来由的。我家从南方来北京只有四十几年,突然地有...[详细]
- 《博览群书》1995年11期
- 中国和西方爱情观之比较
- 张岱年先生在他写于三十年代的《中国哲学大纲》中,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可贵的,适当的"和"有害的,该排弃的"两方面,作了一分为二的剖析,其中一点说到:"中国的人生思想,因过于重...[详细]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 用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
- 中国的故事,无论是什么样的故事,它都离不开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这两点。故事的好与坏、精彩或简陋,就看这两个问题表现得充分不充分,饱满不饱满。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历来有多...[详细]
- 《当代贵州》2018年39期
- 哲人长寿的启迪
- 同事在北大进修,讲到北大哲学系历来是个"长寿系",90岁以上学者有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任继愈等十余人,占到四分之一;85岁以上学者比比皆是,几近半数。据介绍,这些高寿哲...[详细]
-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5年03期
- “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征文...
- 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2550年,国际儒学联合会与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从今年5月到8月,共同在《文史知识》上举办了"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有奖征文活...[详细]
- 《文史知识》199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