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方志教育功能运用初探
《党史博采(理论)》2017年01期 周训安 下载(35)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互联网思维与方志运用的活态...
- 当今我们身处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带给我们最大的改变是帮我们打破了思维定势,让我们学会从崭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几乎所有传统产业...[详细]
- 《江苏地方志》2022年01期
- “互联网+”年鉴框架创新思...
-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思想方法、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就信息的检索、接受和利用来说,计算机和网络环境造就了人们追求快速检索、全方位获得、个性化使用信息的...[详细]
- 《上海地方志》2020年01期
- “互联网+”时代年鉴编纂创...
- 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年鉴编纂创新发展应紧跟时代潮流,充分用好互联网媒介快速便捷的特性,从"互联网+年鉴"的创新发展模式入手,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年鉴...[详细]
- 《中国年鉴研究》2020年02期
- 依托“互联网+”开创卜奎档...
-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通信技术。它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改变了人们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详细]
- 《黑龙江史志》2020年04期
- 互联网时代的年鉴读者、编者...
- 21世纪将会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宰的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速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第四媒体”已经对纸介质的传统书刊产生了空前挑战。年鉴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必然要受到互...[详细]
-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1年02期
- 互联网上的中外年鉴
- 安徽年鉴社杨永成《互联网上的中外年鉴》一文,根据作者对互联网上英、汉两类语言年鉴的了解,按其类别较为详细地描述与分析其表现与特征,以期对国内网络年鉴的发展有所帮助...[详细]
-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02期
- 略论计算机与互联网时代的年...
- 科学与技术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必然带动 其他各个领域的进步,最终改变整个社会的面 貌和人类的生存方式。但是,这种变化并非即 时的或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 过程...[详细]
-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06期
- “互联网+”背景下民俗博物...
- 民俗博物院是保存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且世代相传的文化事项的场所,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但是在现实情况中,民俗博物院却常常出现管...[详细]
-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年09期
- 关于“互联网+”时代地方综...
- "互联网+"时代,各个传统行业要善于与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融合利用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提升行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年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顺应时...[详细]
- 《史志学刊》2016年01期
- 互联网时代的年鉴模式的读者...
- 年鉴被称为"集万卷于一册,缩一年为一瞬"的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的案头资料库,具有资政、鉴戒、窗口、教化、存史等作用。但是,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年鉴有读者,能够和读者实现连...[详细]
- 《江苏地方志》2016年02期
- “互联网+”背景下西安民俗...
- 随着国家重视"互联网+"这一发展主题,"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也成为一种趋势。西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但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基于西安民...[详细]
- 《当代旅游》202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