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高校公共课程形成性评价研究——“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31期 李丽;孔兰;刘明友;胡雪松;汪莉萍; 下载(39)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综合类大学艺术公共课程教学...
-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及品位也在逐渐提升。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对艺术的追求也较前一辈人有着显著的提升。以往的艺术公共课程教学已取得了...[详细]
- 《艺术家》2019年12期
- 新时代高校音乐公共课的教学...
-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少高校都开设了公共音乐课,从而实现培养大学生的坚强品格和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高校开设音乐公共课程是全面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详细]
- 《鸭绿江(下半月)》2020年03期
- 高校应用型艺术类公共课程教...
- 我国高校开设应用型艺术类公共课程,其目的在于适应当代教育改革的背景,真正为社会培养一批实用性人才。在高校实施具体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此类课程有别于其他艺术类课程...[详细]
- 《长江丛刊》2020年20期
- 情境式教学在艺术院校公共课...
- 在艺术院校公共课程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与体验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动机较低,教学效果较差。本文结合情境认知理论,探讨情境式教学模式在...[详细]
- 《学园》2017年09期
- 公共课程部
- 公共课程部成立于200 1年6月,目前下辖物理、化学、外文、计算机、文献检索、文史6个教研室,现有在编教职工83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教辅人员1 3人,行政管理人员4人。专任教...[详细]
-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景观艺术公...
- 在文化交叉融合的环境下,景观设计既体现文化和谐又尊重不同民族地域的特点。景观作为人们生活的媒介时刻影响的行为和感知,因此在高校公共课程中,作为一种科普属性的景观艺...[详细]
- 《新美域》2020年03期
- 试论高师公共课程改革
- 提出这个问题,是想就高等师范教育在培养跨世纪新型教师方面作一点有益的探索。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还难以适应这一新...[详细]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
- 浅谈高校音乐公共课程的长足...
- 一、高校音乐公共课程的实施背景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设为单独一篇,提出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详细]
- 《大家》2012年05期
- 提升数学公共课程教学质量的...
- 数学公共课程是高校"双一流"建设中本科教学环节的重要基础支撑,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剖析数学公共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如下问题:大...[详细]
- 《中国林业教育》2019年05期
- 高校公共课期末考试中存在的...
- 根据国家各类教育政策规定,高校公共课是高校各个专业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公共课教程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类、军事国防教育类、身心素质教育类以及基本技能教育...[详细]
- 《中国文艺家》2018年08期
- 初论高校公共课程教学改革与...
- 改革意识、质量意识、素质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而最能体现这一思想、学生受益面最大的,当属公共课教学建设与改革。当前高校公共课程设置的趋势一是课程门...[详细]
- 《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