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直觉主义模型与道德推理的作用
《道德与文明》2019年01期 蔡蓁; 下载(336)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道德判断作为一种非描述性...
- 霍根和蒂蒙斯的"非描述性的认知主义",其核心观点是道德判断表达了一种非描述性的信念。他们通过道德经验现象学论证了"道德是一种信念",然后将信念分为"实然承诺"(描述性的...[详细]
- 《今古文创》2021年03期
- 论黑尔对道德判断客观性的辩...
- 道德判断的客观性问题一直是当代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有别于情绪主义理论的主张,黑尔的普遍规定主义倡导可以通过道德语词的形式逻辑推理来解决道德分歧。不同于描述主义总...[详细]
- 《新乡学院学报》2019年11期
- 道德判断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道德判断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道德判断的研究手段和方法、道德判断的形式、道德判断的中介变量、道德判断的生理基础以及道德判断的作用等方面。道德判...[详细]
-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05期
- 道德判断测验在中国的研究综...
- 道德判断测验(MJT)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德开发的适合于研究儿童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国际性测量指标。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些学者在道德判断能力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详细]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
- 道德判断的标准
- 道德判断的标准李彦同志在来稿《道德判断论纲》中对道德判断的标准进行了分析。1、道德判断的标准是衡量行为道德价值的尺度。在主观形式上,判断主体依据自己的价值需要对...[详细]
- 《甘肃理论学刊》1994年01期
- 论道德判断
- 论道德判断孙如枫,曾钊新道德判断是道德认识的一种理性制作工夫和理性产品,它以裁决的表达方式来对现实的善恶现象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既促使道德个体形成稳定的道德...[详细]
- 《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 道德判断论纲
- 一、道德判断的内涵 1.判断是一定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凡是对事物的属性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都是判断。当某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被赋予某种道德属(如善、恶、...[详细]
- 《社科纵横》1993年06期
- 论道德判断的形式
- 所谓道德判断,是指在行为选择之前或行为之后对行为道德与否的判断。在道德准则明确的情况下,道德判断的形式是单一而明了的,人们只须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来衡量行为的是与非...[详细]
- 《求索》1983年04期
- 直觉还是推理,道德判断如何...
- 道德判断形成的机制一直存在争议,许多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来探索诸因素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这有助于理清不同因素的作用,但却难以构建道德判断形成的理论框架。文章系统性地回...[详细]
- 《心理学探新》2019年04期
- 论如何避免道德判断中的误判
- 由于道德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通常都要通过道德判断之"应该与否"的断言引导社会舆论才能实现,所以,在道德净化社会风气的过程中,道德判断成了其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但是,在现...[详细]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不同情绪唤醒对道德判断的影...
- 一、问题提出在道德判断研究领域里,皮亚杰以及科尔伯格等的道德判断认知推理理论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道德判断的认知推理理论过于强调认知推理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详细]
- 《中国德育》200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