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自然本性的还原和道德的重新定位——早期启蒙思想家的人性理论及其意义
《道德与文明》2007年01期 魏义霞; 下载(437)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修道之谓教
- 儒家言人性有所谓的性善与性恶之分,孟子道性善,并未能说明人性为何有恶;荀子言性恶,却也未能解释善由何而来。《中庸》讲天命之性,率性之道,其实只是提出了道德价值与人格价...[详细]
- 《竞争力.三联财经》2010年03期
- 王阳明“德”范畴论析
-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德”是一个贯通天人,涵盖哲学本体论、伦理观和社会政治理论等多个领域和层面的复杂概念。王阳明作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德论继承了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详细]
- 《理论学刊》2007年05期
- 理气双重视域下薛瑄的人性理...
- 薛瑄以理气诠释人性,认为人具有受之于天的至善之性。进而指出因人所处环境、禀受气质的不同,天赋之性产生了善或恶的不同表现形式。他强调人具有内在的向善性,所以有最终拨...[详细]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