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识”与“处在关键时期”的“中国模式”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5期 庄子 下载(446)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从“北京共识”到“中国方案...
- 2004年5月11日,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撰写的题为《北京共识》的调查报告发表,并迅速引起了世界关注"。北京共识"成为替代"华盛顿共识"的国际政治热词。雷默写...[详细]
- 《实事求是》2016年04期
- 从“北京共识”看中国特色社...
- "北京共识"提出后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也受到强烈质疑。然而,中国改革开放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需要更广泛的视角和更深的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从"北京共识...[详细]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9期
- “北京共识”的内涵及启示
- "北京共识"(或称"中国模式")是指,高扬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通过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国家必须顺应世界大...[详细]
- 《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热话题与冷思考(三十四)——...
- 20 0 4年 5月 7日 ,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教授乔舒亚·库珀·雷默在伦敦《金融时报》上提出了“北京共识”。5月 1 1日 ,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全文发表了他撰写的...[详细]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5期
- “北京共识”与中国软权力浅...
- 2004年5月,美国人雷默提出"北京共识"的概念,该内容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与争议。但是不难看出,"北京共识"的提出是建立在中国软权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上的。笔者从这一...[详细]
- 《神州》2013年20期
- “北京共识”的潜台词
- 中国发展的最主要的经验就是实事求是,不接受任何所谓的"共识",也不根据各种所谓的"共识"来指导自身的改革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2004年5月在伦敦作了题为...[详细]
- 《瞭望》2007年42期
- 从“北京共识”与中国道路探...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沧海桑田,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道路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也没有沿着苏联的脚步,而是自己开辟出了第三条路,"北京共识"的出现就只最直接的...[详细]
- 《新丝路(下旬)》2016年05期
- “北京共识”——雷默视野中...
-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新领导集体的发展理念,被西方学者称为“北京共识”。由于它蕴含的重大意义、创新性及对人类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受到国际舆论、各国学者政要的广泛关注和...[详细]
-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 “北京共识”与制度创新
- “北京共识”以及与其相反的各种有关中国的描述,都是伴随中国崛起而产生的自然反应,是围绕中国崛起而必然出现的国际关系大调整、国际战略思想大调整的一部分。中国正经历...[详细]
- 《中国报道》2005年08期
- 思想的较量:评斯蒂芬·哈尔...
- 哈尔珀认为,中国在军事、经济和外交领域不断增长的影响力,在中短期内都不能对西方世界构成实质威胁,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崛起才是最严峻的战略挑战。虽然哈尔珀认为并不存...[详细]
- 《政治与法律评论》2012年01期
- 青春荡桨 文明扬帆
-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亚洲全部47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1352位会议代表共同出席大会。会议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亚...[详细]
- 《中国周刊》2019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