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空间生产中的劳动过程及其正义重构
《当代经济研究》2021年10期 黄静秋;邓伯军 下载(997)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关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几点...
-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在其实践过程中 ,有积极影响 ,也有消极影响。在实现经济增长和维护社会相对公平之间 ,政府对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必须加以...[详细]
- 《前沿》2004年07期
- 《生产要素论》评介
- 生产要素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此问题也十分关注。这是因为生产要素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有着密切关系,各种生产要素的积聚、优化、组合是物质资...[详细]
- 《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05期
- 论生产要素存量结构调整
- 一、对生产要素闲置和浪费的分析现有生产要素出现闲置和浪费有两种可能,一是生产要素存量中某要素供给过剩而造成浪费.二是某些要素供给不足或未被充分利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详细]
- 《学术交流》1990年05期
-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依据是:资本、技术等非劳动生产要素同是劳动过程中创造产品收益不可缺少的要素,这些要素的优劣、多寡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资本...[详细]
-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论生产要素的择优配置
- (一)生产要素择优配置的必要性企业要从事生产,必先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包括生产工具或设备、劳动对象或原材料和劳动力)。生产要素,又称资源,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经济...[详细]
- 《金融科学》1990年02期
- 论生产要素的总量重组——宏...
- 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或说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往人们对创新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微观层次的创新活动,分析生产要素个量的重新组合,而少及宏观层次的创新活动,对生产...[详细]
- 《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03期
- 试论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值形...
- 必须承认非劳动生产要素对价值形成的贡献。对价值决定的再分析说明,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边际劳动时间决定。非劳动生产要素能够通过提高劳动效率,使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内创造更...[详细]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城市生产要素的组合
- 城市是一个密集型经济实体。它聚集着大量的实体性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与非实体性生产要素(科技、信息、教育、管理),并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体系中运动着,为社会创造着巨...[详细]
- 《江苏社联通讯》1986年07期
- 产业的生产要素密集形态演进...
- 按照产业密集的生产要素的不同,可以把产业的结构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不同的形态。文章在分析这种形态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的生产要素密集形...[详细]
- 《中国工业经济》1989年05期
- 怎样理解生产要素结合方式
- 生产要素结合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大家经常使用,但在具体使用中,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特定内涵并不明确,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有的把结合方式理解为狭义...[详细]
- 《安徽大学学报》1982年01期
- 论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商品价值...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坚持只有活劳动才创造新价值的前提下 ,对非劳动生产要素在商品价值量形成中的作用或贡献也作了科学阐述和客观评价。其中 ,节省活劳动和降低商品价值量是...[详细]
- 《经济经纬》200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