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研究与冷战电影:简论“十七年”特务侦察片
《当代电影》2006年03期 丘静美;朱晓曦 下载(1107)被引(48)


相关文章推荐
- 禁欲时代的情色——“红色电...
-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的"红色电影"中,以"反特"为题材的电影占有相当地位,同时也是那时代最受观众欢迎的电影种类。而这类电影之所以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详细]
- 《雨花》2009年02期
- “浪漫”与“凶险”并存——...
- "十七年"时期中国的艺术生产呈现出"一体化"的特征;但"一体化"并不是"凝固化"和"纯粹化",而还具有"复杂化"的文化表征。对"十七年"时期中国反特电影中的"女特务"形象的分析,...[详细]
- 《电影新作》2013年01期
- 禁欲时代的情色——红色电影...
- 谍战动作大片《特工艾米拉》将于2014年4月11日在全国影院上映,"亚洲女特工"成为这部电影的最大卖点。追溯中国电影历史,从《永不消逝的电波》到《羊城暗哨》、《冰山上的来...[详细]
- 《齐鲁周刊》2014年13期
- 成龙《特务迷城》迷倒千万
- 嘉禾电影公司近日新春团拜,全公司喜气洋洋,更宣布由成龙主演的《特务迷城》在香港及整个东南亚均获得不错的成绩,虽然各地皆受翻版影响,但票房依然非常理想,香港方面截至日...[详细]
- 《歌海》2001年03期
- 军统特务头子也有喜怒哀乐—...
- 过去一些影片在表现特务头子一类人物时,往往只突出其凶狠、残暴、狰狞的一面,而忽视了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内心矛盾和内心痛苦。在影片《巾帼英烈》(原名《铁骨忠魂》)中...[详细]
- 《电影评介》1985年07期
- 故弄玄虚 如同儿戏——对影...
- 《劫持》这部影片,许多情节完全没有逻辑性、更缺乏真实性,实在让人费解。试举几例说明: 一、特务刘医生几次去一个商店的橱窗前拍摄桥牌陈列图案,影片说是特务指挥机关利用...[详细]
- 《电影评介》1984年09期
- 草根视角下的两岸故事——《...
-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曾经妄图以台湾为根据地,实行反攻大陆,这使得厦门这座小城在当时成为全国闻名的前线,成为英雄辈出的英雄岛。那个年代,以厦门军民对敌斗争为题材的...[详细]
- 《中国电视(纪录)》2010年07期
- 情报人员的命运——谈电影《...
- 最近看了两部电影,都是有关情报人员的命运的,即德国片《窃听风暴》(The Lives of Others)和美国片《特务风云》(The Good Shepherd)。《窃听风暴》由刚露头角的德国年轻导演...[详细]
- 《书屋》2007年08期
- 追踪《无悔追踪》
- 《无悔追踪》没开播的时候,长春藤剧场的负责人郑小龙和《无悔追踪》的编导们心里都揣着个免子,生怕这部戏的“分寸”把握不当。毕竟这部戏讲的是一个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故事啊...[详细]
- 《中国电视戏曲》1996年05期
- 反角也是角儿——《潜伏》中...
- 谍战剧《潜伏》英雄形象的变化导致反面人物形象的流变。剧作既从多棱角、多侧面的角度横向对比来塑造反面人物的"圆形"与可信,又纵向论述反面人物的生长性,并以反面人物情感...[详细]
- 《当代电影》2009年10期
- 聚焦早期“反特片”
-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们,都曾经为反特片深深着迷。银幕上的谍影重重,故事情节的惊险曲折,以及贯穿始终的悬念,总是让人们睁大了眼睛,调动起全部的神经。而最感过瘾的无疑是跟...[详细]
- 《档案春秋》201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