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稳定测度与因素分析(1994-2013)——基于“表现”和“能力”综合评价的视角
《当代财经》2015年01期 周海欧;肖茜; 下载(894)被引(26)


相关文章推荐
- 金融稳定与金融竞争力协同效...
- 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以稳定为主与市场以竞争为主的导向之间存在对立统一关系,而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管理中则需要实现两者的协同,方能产生协同效应。根据金融稳定...[详细]
-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年02期
- 宏观政策整体效果评价
- 宏观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双稳定"。以此为标准,本报告对2018年中国宏观政策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就经济稳定而言,虽然经济增速完成了预期目标,但是应看到中国...[详细]
- 《经济研究参考》2019年04期
-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新中...
- 本文用"新中间路线"描述在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政策如何在不同的目标或利益格局下有所取舍、取得平衡,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政策框架没有特定的意识...[详细]
- 《西部金融》2013年12期
- 财政赤字、货币供应与金融稳...
- 财政赤字可以产生货币扩张效应,造成通货膨胀压力,传导至宏观金融稳定层面,加大了潜在的金融风险。本文在构建财政赤字影响金融稳定传导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详细]
- 《上海金融》2009年02期
-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金融市场稳...
- 本文立足于收益波动率的视角界定了金融市场稳定的内涵,提出了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检验金融市场稳定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上海股...[详细]
- 《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2期
- 基于金融稳健指数FSI的金融...
- 文章立足于"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这一思想,选取用于测度金融稳定的核心指标,用熵值赋权重法构建了金融稳健指数FSI,用于度量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稳定性。通过计算200...[详细]
- 《统计与决策》2015年06期
- 区域金融稳定定量评估研究—...
- FSAP是为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提升对抗危机的能力、加强地区合作而设立的。本文结合菏泽市2011年经济金融发展实际,基于FSAP理论框架体系,运用FSAP下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详细]
- 《金融经济》2012年18期
- 模糊的金融稳定目标与建设性...
- 金融稳定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是否应该将其纳入央行的政策目标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理论争议。虽然法律将金融稳定的职责赋予了中央银行,但是却没有在责权利等方面做出具体的界...[详细]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与金融稳...
- 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工作主要是"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其中,调结构是重中之重。同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证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详细]
-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09期
- 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
- 从宏观审慎监测的视角出发,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拟合了宏观金融稳定指数,并使用STR模型对样本期间内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机制的迁移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详细]
- 《商业研究》2014年09期
- 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
- 本文在改进现有文献的研究模型的基础上,从微观金融视角研究单个银行机构参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决策行为及决策效果,从包括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内的金融产品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详细]
- 《南方金融》201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