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运用对比 情味深长
《当代学生》2011年12期 乐燎原; 下载(21)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田昌贵校园诗词作品选
- 书包文房四宝未离身,满腹诗书貌不惊。小学高中升大学,有谁为我发文凭。校园校园人醒早,不等鸡鸣晓。为育栋梁材,寒窗惊宿鸟。闻晨读长夜朦朦刚五更,已闻朗朗读书声。莘莘学...[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11期
- 诗词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
-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诗词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直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历史教师要对诗词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其中蕴藏的历史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出来,找到...[详细]
-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10期
-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与教学
- 高中语文课本中,古典诗词作品是非常重要的构成,基于这些作品的鉴赏与教学也是提升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加强学生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过程。古典诗词作品的学习有一定...[详细]
- 《科普童话》2019年17期
- 【第二十九讲】 疏密相间 ...
- 主持人龙吟:恰如书画、印章中的留白,常因丰富的想象空间而更增魅力,诗歌的创作也讲究疏密相间、浓淡妥宜,在互相映衬之中得到完美的表达。诗法指津疏密相间,是古典诗词作品...[详细]
- 《当代学生》2013年Z2期
- “隔”与“不隔”
- 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有一段关于诗词作品“隔”与“不隔”的论述。王国维认为,无论是诗是词,写景抒情能做到自然真切才是“不隔”,否则就是“隔”。具体一点说,这里包含[详细]
- 《安徽教育》1986年03期
- 移情入境解诗意
- 许多古代诗词作品情景交融,物我合一,能传达给读者无限美感,这都要归功于移情的作用。所以,移情入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同时也能传达给学生一种美感,并使他们学习借鉴...[详细]
-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2年0...
- 【第二十一讲】 借梦寄意 ...
- 主持人龙吟:奇幻多姿的梦境在诗词作品中有着怎样的呈现?此一讲,乐燎原老师将告诉你"梦的秘密"——诗法指津人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谓"梦",是指人在睡眠状态中在某...[详细]
- 《当代学生》2012年08期
- 醉在诗词意境美
- 意境是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境和境界,是诗词作品里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是诗词作品永恒艺术魅力之所在。好诗离不开美的意境,引导学生突破语...[详细]
- 《中学教学参考》2016年07期
- 浅议利用苏轼诗词培养学生乐...
- 苏轼是北宋大文豪,从他的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到他豪放旷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性格,他的一生虽屡遭波折,但他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他的率真乐观的品质一直影响着后人。高中学生在...[详细]
- 《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年0...
- 新书推介
- 《情燃夕霞》是一本近期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公开发行的诗集。不同于专业作家,《情燃夕霞》的作者关长铭,是一位年近8旬的大学数学教授,书中所收录的三百余首诗词...[详细]
-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2013年...
- 浅谈诗词作品中的“衔接”艺...
- 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忽略文本"衔接"的美学审视,然而"衔接"一语,叼于口而存于心,心口相应,内外相一,确实是文艺作品尤其是诗词类文本提升学生诗意情趣的绝妙窗口,推开一扇小窗,...[详细]
- 《中学语文》2018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