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象中体味情感的丰厚——《乡愁》教学设计
《初中生世界》2017年16期 丁卫军 下载(209)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高效·审美·人文:初中诗歌...
- 围绕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研讨初中诗歌课堂教学的建构。以教学余光中的《乡愁》为例,为建构"高效·审美·人文"的初中诗歌课堂教学指出三条路径:一是搭建诗歌...[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02期
- 《乡愁》愁绪重几层
- 余光中的《乡愁》写出了千万游子浓到化不开的愁绪,触及民族乃至人类的心结,可谓常读常新。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经典篇目,对它的解读灿若繁星。但绝大多数文章及教学案例将《...[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年03期
- 运用阅读学理论解读课文《乡...
-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作为游子思乡的经典之作被选入语文教材之中,不仅仅是因为余光中所诉说的乡愁引起了很多人感情的共鸣,更难能可贵的是《乡愁》文本所呈现出来的让人非常...[详细]
-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年09期
- 浅谈《乡愁》的艺术美
- 《乡愁》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代表作品,也是表达怀乡思亲的佳作。诗人将浓浓的愁绪化作了具体可感的形象,用动人的旋律、精巧的结构、恰当的对比,表达了多重愁绪,具有极高...[详细]
-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8年05期
- 余光中《乡愁》的艺术特色
- 乡愁,是人们心中的一种特殊情结,它包含着复杂的情感,有对亲人的思念、对故土的爱,对祖国的祝愿等,也包含着对自己成长的一段时光、一处空间的怀念与留恋,从古到今成为许多文...[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05期
- 美读文本 含英咀华——《乡...
- 1.导入新课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窗棂洒满房间。有一位诗人倚窗而立眺望远方,不禁泪眼蒙眬,于是一首小诗便从他的笔尖流淌而出。这就是...[详细]
-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7年01期
- 让作者自己走进课堂,唤醒思...
- 如何上好一节纯正的诗歌鉴赏课一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困惑。立足于《乡愁》的备课过程,反复思考多种教学方式,就作者本身,采取简洁纪录片的形式讲乡愁,把余光中先生请进课堂...[详细]
- 《新课程(中学)》2017年01期
- 以仿写感悟《乡愁》中的情感
- 本文以《乡愁》为例,论述如何通过仿写促使学生深入体味现代诗歌中的情感。首先,引导学生反复咏读,搭建仿写基础;其次,引导学生置换词语,探索仿写途径;最后,引导学生抒发情感...[详细]
- 《广西教育》2017年01期
- 《乡愁》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乡愁》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乡土之思,怀亲之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作...[详细]
- 《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年02期
- 融情入境读诗歌——丁卫军《...
- 《诗大序》中有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由此可见,诗人作诗是源于内心情感的冲动,形成于语言文字之上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丁老师执教...[详细]
- 《初中生世界》2017年16期
- 《剪不断的乡愁》教学实录与...
- 教学过程一、把握余光中《乡愁》内容师:(屏显余光中《乡愁》全诗内容)请同学们诵读诗歌。一要通过音调、语速、节奏重音变化,表现字里行间所流淌的情感;二要画出诗中表达意...[详细]
-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