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批判——《欢乐诗学: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与文化嬗变》述评
《创作评谭》2018年05期 章汝雯; 下载(115)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文学与历史遇合的文化意义
- 文学与历史遇合的方式及遇合而成的文化范式———象征、隐喻的文化内涵及效用,在文化史上就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得文学在历史文化中具有建构文化范式的职能,并最终走向人文,介...[详细]
- 《丽水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文学与历史
- 本文拟从文化学上来阐述历史与现实、文学与历史相遇合的基本方式、意义及遇合而成的文化范式——象征、隐喻的文化内涵及效用,并力图揭示文学在历史文化中所担负的建构文化...[详细]
- 《安康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 虚拟现实技术条件下传统美学...
- 从战争殖民、经济扩张到数字网络建构的"地球村",全球化不断升级形变,不但以高新科技手段促动着人类文化范式的重大转型,更以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传播的方式重写着全球交往的...[详细]
-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12期
- 当代文化范式可能性探求
- 文学是文化的精粹部分,是艺术的最高形式。海德格尔讲,文学是"诗意的栖居地",就是创造人类充满智慧的生命与艺术活力的审美世界。其秘密在于文学"言语生命"链状[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17期
- 文学文化学论纲
- 一、文学文化学的本质规定(一)文学的内涵一是典籍知识。《论语》有言:"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详细]
- 《人文天下》2019年03期
- 大众传媒与美术文化共融发展...
- 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建立在科技发展、经济繁荣、后现代审美的基础之上的,它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文化现象,包括传播、文学、艺术、科技等,我们将其统称为大众传媒文化。大众传媒技...[详细]
- 《新闻爱好者》2018年01期
- 从艺术范式到文化范式的转型...
- 当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战略的确立,推动艺术行业快速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对艺术学界提出了"学科的建构"和"传统学科体系...[详细]
- 《艺术百家》201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