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人工智能机器人犯罪的刑法规制路径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汪瑶; 下载(142)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对强智能机器人刑事责任主体...
- 弱人工智能机器人不能成为刑事责任主体,但是会对刑事责任的转移或者分配产生影响。对于强智能机器人是否应具有刑事责任主体地位,刑法学界主要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两种不同观...[详细]
- 《法学评论》2019年05期
- 如何划分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
- 强智能机器人具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其可以在自主意志和意识的支配下,独立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此时,完全可以将强智能机器人作为刑事责任主体对待。人工智能是指使机...[详细]
-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8年06期
- 智能机器人的刑事责任主体论
- 随着智能机器人在人类社会中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智能机器人致人损害事件时有发生,为了明确智能机器人从事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刑事责任,有必要首先确认其刑事责任主体地位。...[详细]
- 《电子政务》2019年04期
- 论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的...
- 智能机器人是由程序设计和编制而成且具有辨认控制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能够自主思维、自发行动的非生命体。智能机器人与自然人的根本差异在于其不具有生命体,智能机器人与动...[详细]
- 《法学》2018年01期
- 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
- 人工智能时代已翩然而至,带来诸多变化和挑战,应慎重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新的刑事风险。智能机器人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可作为受刑事处罚的主体,其刑事责任呈现两面性...[详细]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年...
- 人工智能时代:谁为智能机器...
-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既给人类社会增添了福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忧虑。反映到刑法上,即智能机器人实施犯罪行为将如何处理。智能机器人由于拥有学习能力并且具有辨认、控制等能...[详细]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论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的...
- 在人工智能时代,具有自主意识与意志的智能机器人是否可以成为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引起技术上、伦理上乃至法律上的深度思考。智能机器人与自然人...[详细]
- 《中国检察官》2018年11期
-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刑事...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与之同时,社会中人工智能涉罪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一现象使我国传统刑法面临较大的挑战。如何衡量人工智能的刑事责任...[详细]
- 《法制与经济》2019年05期
-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异化与刑...
-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强智能时期,智能机器人具有与自然人相当甚至更高的辨认与控制能力,并形成与自然人不同的利益或需求。智能机器人基于自主意识和意志实施自我判断符合算法的...[详细]
- 《法治研究》2019年04期
- 人工智能时代刑事责任与刑罚...
- 智能机器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可分为两种,即在程序设计和编制范围内实施的行为和在程序设计和编制范围外实施的行为。当智能机器人在程序设计和编制范围内实施严重危害...[详细]
- 《政治与法律》2018年03期
- 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与刑...
- 以智能机器人是否具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可以将智能机器人划分为弱智能机器人与强智能机器人。目前,弱智能机器人的使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我们已经进入了弱人工...[详细]
- 《紫光阁》201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