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鼓子词的审美品格与文学渊源
《长江学术》2018年02期 陶然;姚逸超; 下载(143)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记范缵书《云间风俗十二月鼓...
- 朱德天先生是著名金石书画家朱孔阳先生哲嗣,其对松江文化发展多有支持。2019年将其家藏范缵书《云间风俗十二月鼓子词》捐赠松江区博物馆,本文简要传述范缵生平及该词内容。[详细]
- 《上海地方志》2020年02期
- 欧阳修联章鼓子词《渔家傲》...
- 欧阳修《渔家傲》鼓子词以十二月联章体的形式吟咏节日时令、物候风俗,既突显出季节变化下词人的时间意识与情感意蕴,又展现出独特的节日民俗和文化内涵,可谓一部北宋节日民...[详细]
- 《名作欣赏》2020年21期
- 宋代书会与词体的发展
- 宋代书会是"社会"的一种类型,主要由下层文人和艺人组成,专门从事伎艺(如鼓子词、唱赚、诸宫调、小说、讲史、戏文等)底本创作和表演。书会的创作和表演有助于词的传播和发展...[详细]
- 《文学遗产》2011年04期
- 鼓子词考论
- 鼓子词兴起于北宋,繁盛于北宋中后期至南宋前期,延续至清。它在宋代属于小众娱乐方式,虽然很受上层社会青睐,不时出现在宫廷、府会和大型节庆中,普通文人和下层民众却难得一...[详细]
- 《中国诗歌研究》2015年00期
- 由欧阳修的鼓子词看宋代文人...
- 鼓子词是在宋代文人之间流行的说唱技艺,到元代逐渐消亡。欧阳修的鼓子词为《采桑子》十首、《渔家傲》十二首。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欧阳修词作不同于他的其他传统词作的另一...[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12年10期
- 宋代鼓子词与道情关系刍论
- 宋代鼓子词是较为流行的说唱伎艺,宋代鼓子词中不乏具有道家韵味的词作。论文根据宋人词作中传世的鼓子词,初步分析宋代鼓子词与道情的关系,认为宋代鼓子词中表现道教思想的...[详细]
- 《新国学》2008年00期
- 鼓子词与话本是“说唱”的吗...
- 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鼓子词与话本都是有说有唱的说唱文学,而主要依据就是《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与《刎颈鸳鸯会》两篇作品。然而,这两篇作品是"合并而成"的,因此...[详细]
- 《求是学刊》2012年04期
- 物候与欧阳修《渔家傲》十二...
- 欧阳修创制《渔家傲》十二月鼓子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时间书写,这种创作模式影响深远,一直到清代都有人效仿,而物候在时间书写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物候在时间书写中是重...[详细]
- 《理论月刊》2019年01期
- 论欧阳修鼓子词的独特性
- 流行于宋代的鼓子词,多为宫廷、府会和节庆的应制之作。欧阳修分别创作了《采桑子》《渔家傲》等三组鼓子词,他创作的鼓子词与为宫廷、府会、节庆的应制鼓子词不同:具有自娱...[详细]
- 《文化学刊》2017年10期
- 聊斋俚曲的历史渊源与创作动...
- 聊斋俚曲是中国古代"讲唱文学"之一种,是由"变文"演变而来,期间经过"鼓子词"与"诸宫调",在清初经过蒲松龄加工创造而成。聊斋俚曲的创作标志着蒲松龄成功实现了读者对象由士...[详细]
- 《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 从“自叙”到“美话”——论...
- 赵令畤的鼓子词《元微之崔莺莺商调蝶恋花词》是莺莺故事流变中的重要环节。该篇鼓子词淡化了元稹《莺莺传》原文本的时代特征,在《莺莺传》基础上加大对"情"中人崔莺莺的表...[详细]
- 《名作欣赏》2017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