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物质激励成功的“密码箱”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20年Z1期 钱卫东; 下载(8)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奖励强化物的利弊与选择
-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理论表明,在某一个环境背景中表现出的适当行为,都可以由"刺激—行为—结果"的三项相倚而得到解释。金钱我们都喜欢,它作为一种物质性强化物,当我们用钱...[详细]
-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8年Z1期
- 学生观点——教师不能忽视的...
-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而课堂问答是引发师生对话和交流的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及时的、积极的反馈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育心理...[详细]
- 《江西教育》2013年Z6期
- 物质奖励的利与弊
- 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理论,在某一个环境背景中表现出的适当行为,都可以由刺激——行为——结果的三项相倚而得到解释。钱我们都喜欢,在何老师的案例中,它作为一种物质性...[详细]
-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4年Z2期
- 物质奖励的利与弊
- 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理论,在某一个环境背景中表现出的适当行为,都可以由刺激——行为——结果的三项相倚而得到解释。钱我们都喜欢,在何老师的案例中,它作为一种物质性...[详细]
-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4年Z2期
- 拿什么表扬你,我的学生
- 表扬也好,赞美也罢,就心理学专业术语而言,都是正强化的一种形式。而从心理学的原理来看,强化物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物质性强化物质性强化物包括食品、玩具、文...[详细]
-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8年Z1期
- 中小学运用代币制的利与弊—...
- 代币制有助于学生塑造良好的行为,有利于教师管理好班级。但由于使用范围的扩大和奖励强化物的单一,代币制有可能变异为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催生"模型化"、"功利性"学生,导致...[详细]
- 《中小学管理》2013年11期
- 表扬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释了"表扬"这个概念。对学生实施表扬,需要一定的物体和情景作为载体,才能保障表扬行为实施的效果。从物质性强化、社会性强化、活动性强化和象征性强...[详细]
- 《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28期
-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如何启发学...
- 在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启发日益重要。通过心理学知识的指导,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和遵循学生学习规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详细]
-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5期
- 行为主义心理学——走进学生...
- "强化"是行为主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相依性原理,简单讲,就是如果行为受到奖励或强化,它就有可能再次发生。同样,如果某一反应的后果受到抵制或排斥,则该...[详细]
-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年08期
- 强化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强化理论又叫做"行为修正激励论"。它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新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认为强化有两种类型,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是正强化又叫积极强化,通过中止不愉快...[详细]
- 《学语文》2012年02期
- 运用活动性强化有讲究
- 除了口头表扬,林老师还运用活动性强化物——孩子喜欢参与活动,就让小郑负责管理风扇,做力所能及的事——开电扇、关电扇,并保证电扇不受损害——让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详细]
-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4年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