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早期奏鸣曲创作的艺术特征——以No.1、No.4、No.9为例
《北方音乐》2020年08期 林俊达 下载(126)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2020年上海音乐学院“奏鸣曲...
- 2020年10月20日,由上海音乐学院徐孟东教授主持的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课题组举办的"奏鸣曲式研究"学术研讨会以网络...[详细]
- 《音乐生活》2020年12期
- 古典乐派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 在音乐史上所讨论的"古典"是指在18世纪下半叶直至19世纪20年代在维也纳形成的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这一时期,奏鸣曲概念一般指钢琴独奏曲,钢...[详细]
- 《北方音乐》2016年20期
- 浅谈《“热情”奏鸣曲》曲式...
- 本文通过阐述《"热情"奏鸣曲》曲式结构中结构内部的对比因素;节奏上的变化;乐章间曲式段落规模上的对比,分析《"热情"奏鸣曲》曲式结构中蕴含的音乐动力性。[详细]
- 《北方音乐》2017年05期
- 贝多芬《升C小调奏鸣曲》分...
- 西方音乐史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通常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段时期。维也纳出现的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大师,他们的杰出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被称为近...[详细]
- 《北方音乐》2017年04期
- 浅谈海顿《降E大调奏鸣曲》...
- 《降E大调奏鸣曲》,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1794年创作,是他晚期钢琴奏鸣曲中最长、最艰深、流传较广的一首作品。这是海顿在成熟时期的作品...[详细]
- 《北方音乐》2017年13期
- 浅析贝多芬《热情》奏鸣曲
-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代表乐派人物之一,有"乐圣"之称。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其中,《热情》奏鸣曲是他杰出代表作之一,这首奏鸣...[详细]
- 《北方音乐》2017年15期
- 20世纪早期调性奏鸣曲式作品...
- 奏鸣曲式是大型复杂曲式类型之一,也是作曲家们比较热衷的曲式结构,从形成至今都发挥着无穷的魅力。奏鸣曲式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时期的研究成果,国内、国外非常多见,特别是对...[详细]
- 《北方音乐》2012年02期
- 二十世纪早期调性奏鸣曲式的...
- 奏鸣曲式,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结构方式从古典时期延续至今,经久不衰。在和声调性体系日益淡化的二十世纪早期,奏鸣曲式更因其强调双主题对抗性及调性对比原则表现出异彩纷...[详细]
- 《北方音乐》2012年03期
- 贝多芬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O...
-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18世纪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同时,又开拓了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他的音乐作品体裁丰富,其中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详细]
- 《山海经》2016年11期
- 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K.545第二...
- 《C大调钢琴奏鸣曲》(K545)是莫扎特晚期1788年所写,是莫扎特最后六首奏鸣曲中的一首,也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小奏鸣曲,也是初学钢琴者必弹的,人人熟知的名曲。这首乐曲明朗可爱...[详细]
- 《明日风尚》2017年01期
- 不同时期贝多芬钢琴奏鸣风格...
- 贝多芬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体裁很多,但钢琴奏鸣曲在他的音乐遗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创作的钢琴奏鸣曲这一艺术形式推向了巅峰,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也成为了今天钢琴学习者...[详细]
- 《通俗歌曲》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