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甜而微苦的相思——重读刘庆邦《鞋》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0年05期 张莉;


相关文章推荐
- 赞歌与咒语——评刘庆邦的小...
- 刘庆邦是当今很受欢迎并颇有特色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大多以乡村和矿区生活为表现对象,不仅写出了底层人物的美与善,写出人性的单纯与美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而且写出了底层...[详细]
-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从《到城里去》看刘庆邦笔下...
- 在中篇小说《到城里去》中,刘庆邦对主人公宋家银进城的渴望进行了详细描述,展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辛酸和无奈。在刘庆邦笔下,进城成为了梦想,城市殖民了乡...[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20年02期
- “在深处的小说”——论刘庆...
- 刘庆邦是从煤矿走出的小说家,是煤矿题材创作的代表性作家。刘庆邦的煤矿书写,凸显了煤矿处于城乡之间的空间特征,呈现了煤矿工人和他们的家属所面对的诸多生存难题,特别书写...[详细]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0年03期
- 遇见刘庆邦
- 寒冬,西宁的风很大,吹得路旁树枝呜呜作响。全国煤矿作协在青海召开创作会,我有幸遇见刘庆邦,且与他有一次面对面零距离接触。有好多话想说,有好多问题想问,我却一时不知从哪...[详细]
- 《湖南安全与防灾》2019年01期
- 把写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 "煤油灯点燃时,会冒出黑腻腻的油烟子,长时间在煤油灯下写作,油烟子吸进鼻子里,我的鼻孔会发黑。"这是刘庆邦老师在《在哪里写作》中描述的情形。试想,在如此近乎恶劣的环境...[详细]
- 《班组天地》2018年08期
- 刘庆邦文学世界的焦虑底色
- 刘庆邦的小说往往潜隐着一种焦虑情绪,从而形成一种特别的叙事模式,增厚了作品内涵,这对当代工业题材小说创作应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焦虑,是人类面对现实的潜在挑战或威胁应...[详细]
- 《中国图书评论》2019年08期
- 奏响生命的乐曲——刘庆邦:...
- /《响器》/乡村女性/"人类的音乐性"/"音乐的自然性"/对乡村女性的执着书写是刘庆邦小说的突出特色。通过短篇小说《响器》的描写,着力表现了一位农村女性为了梦想而不断奋进...[详细]
- 《读书文摘》2019年02期
- 石砌的“希腊小庙”——重读...
- 《新房》是刘庆邦短篇小说中比较优秀的一篇,作品自发表以来已经有不少文章对之进行了批评和探讨。但在诸多的批评声中总觉得把刘庆邦的短篇《新房》定位为反腐败文学有些不...[详细]
- 《现代语文》2006年06期
- 刘庆邦 “含心量”成就感人...
- 刘庆邦共创作了《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红梅》《遍地月光》等9部长篇小说以及30多部中篇小说与300多篇短篇小说。这一部部、一篇篇,都是在用眼泪和心血刻画...[详细]
- 《北京观察》2017年01期
- 刘庆邦小说的审美倾向分析
- 朴素、简单而丰富、冷幽默是刘庆邦小说的审美追求。刘庆邦小说用朴素的方法进行民间日常生活叙事,简单的情节与丰厚的内涵统一起来,加之冷幽默的运用,在平凡的人间世象中发...[详细]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 浅析刘庆邦小说的语言特色
- "短篇小说王"刘庆邦用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将灵魂和精神灌注到作品中去,雅俗相融,让小说在粗野厚重的民间气息中闪耀文学之美和人文情怀,其小说语言特色突出表现为:创造性的词...[详细]
- 《同行》2016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