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中道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12期 邢桂花; 下载(77)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中论》空观念研究
- 空观念是佛教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也是探讨佛教哲学的关键。大乘佛教中观学派核心地阐发了诸法皆空、假名如幻的思想,在印度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中论》是中观学派的基本...[详细]
- 《西北人文科学评论》2016年00期
- 汉英译《中论》prapaca之...
- Prapaca汉译为"戏论",从各论师对prapaca的界定来看,汉译为信、达、雅之翻译。"戏论"关涉着得到涅槃与成就佛陀,其地位在佛教中当是很重要的,却多被忽视。在英译中,有的...[详细]
- 《普陀学刊》2016年00期
- 论龙树《中论》的思辨性与文...
- 佛陀寂灭后,佛教与外道护法和毁法的斗争以及僧团内部的论争都非常激烈,争论的展开是方方面面的。而由此形成的各个宗派学说从不同的角度深化了佛学理论、丰富了佛学思想,其...[详细]
- 《古籍研究》2004年01期
- 月称《清净句》龙树《中论》...
- 月称撰写的《清净句》是注解龙树《中论》的一部重要的佛学著作,该著作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文字注释,而且月称力求在他这部著作中,回应、展现论主龙树的思想线索。本文疏理了...[详细]
- 《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6期
- 略论龙树思想
- 龙树自幼聪明好学,著述颇丰。龙树及其传人对大乘思想进行了总结、发展和弘扬,并创立了中观派。龙树思想集中于他著的《中观》一书中。他提出了“八不缘起”和“实相涅”...[详细]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龙树关于空的辩证学说
- "自然界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现象,又是本质;既是瞬息万变的,又是互相联系的"。——符·伊·列宁印度古代著名思想家——龙树的哲理一直为世界佛学家所重视。关于龙树其...[详细]
- 《蒙古学信息》1982年04期
- 试论龙树的中观哲学
- 一龙树是中国佛教很多宗派自诩的“始祖”,印度大乘佛教的奠基人,也是中观派系统理最早的阐述者。他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一种模式,为佛教后来很多学派所继承,在印度和中国都有着...[详细]
- 《南亚研究》1981年Z1期
- 龙树意庄严(上)
- 《龙树意庄严》是藏族学者根敦群培关于藏传佛教中观思想的一部论著。在结构上,该论全文不分章节,一气呵成——根据跋中记载:这是其弟子达瓦桑布根据根敦群培的手稿和自己的...[详细]
- 《中国藏学》2012年S2期
- 龙树及其著作与思想
- 一龙树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理论的奠基人,约活动于公元二、三世纪。印度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五世纪。到公元前二、一世纪,大乘佛教开始萌芽。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初期佛教的产生...[详细]
- 《南亚研究》1985年02期
- 略论龙树的“空”的思想
- 本文从定义、歧义、论证、作用四个方面,对印度大乘佛教龙象龙树“空”的思想作了深入论析。[详细]
- 《宗教学研究》1999年02期
- 龙树经论阐释的特点——以中...
- 龙树的著作,是大乘经学的代表性作品。龙树结合当时流行的大乘经典和印度主流学风,提炼出"中道""八不""二谛""中观"等范畴,既回溯了释迦牟尼以来的佛教传统,又在一定意义上重...[详细]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