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采后病害、生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2015年23期 洪静华;侯玉婷;吴效刚;危春红;仇钰奕 下载(865)被引(10)


相关文章推荐
- 植物采后病害防治课程实践教...
- 针对安徽农业大学植物采后病害防治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教材编写、实验条件改善、实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实习加强,以及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操作与综合能力的培...[详细]
- 《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35期
- 果蔬采后病害的发生及控制病...
- 一、果蔬采后病害的发生新鲜果蔬产品的品质恶化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但是采后病害引起的腐烂却是导致损失的最主要原因[1]。新鲜水果和蔬菜在采后流通过程中损失的主要原因可归...[详细]
- 《蔬菜》2009年12期
- 水果采后病害生防菌的分离筛...
- 论述近年来国内外水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生防菌的分离、筛选的方法和使用生防菌防治水果采后病害的途径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筛选有效的水果采后病害生防菌提供新思路。[详细]
- 《食品科技》2008年08期
- 植物精油及其控制果蔬采后病...
- 果蔬采后病害引起的腐烂是导致其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由于植物精油从天然原料获得,不污染环境,近年来在采后病害防治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探讨了植物精油的不同抑菌...[详细]
- 《江西农业》2020年02期
- 柑桔采后病害新型生物防控保...
- 在柑桔采后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采后病害导致果实易腐烂和易感病。目前,柑桔采后病害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杀菌剂来防治。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化学合成杀菌...[详细]
- 《广西农学报》2016年05期
- 水果采后病害生物防治技术获...
-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果菜腐烂超过8000万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50亿元,占整个产值的30%以上。据了解,新鲜水果的品质恶化,病原微生物,主要是霉菌侵染引起的病害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详细]
- 《中国果菜》2014年04期
- 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
- 本文主要对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微生物种类、拮抗机理及生物防治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详细]
- 《西南园艺》2005年05期
- 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
- 该文对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其中包括防治效果、防治机理、防治的优势及最新研究成果。许多酵母菌对果蔬采后病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酵母菌抑制...[详细]
- 《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 提高生防菌对水果采后病害防...
- 水果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但微生物防治的效果往往不如化学杀菌剂的效果,这限制了微生物生防菌的应用。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措施来提高生防菌对水果采...[详细]
- 《食品科学》2006年04期
- 非传统保鲜方法控制冬枣采后...
- 冬枣在采后贮藏期间极易发生微生物潜伏侵染性病害,该研究介绍了用于控制冬枣采后病害的3种非传统保鲜方法:拮抗微生物的应用、天然抑菌物质的应用和消毒剂的应用,并对每种技...[详细]
- 《北方园艺》2018年23期
- 冬枣采后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扩大冬枣栽培面积,冬枣产量逐年递增,然而冬枣采后在常温下放置10天,枣果腐烂率高达80%,低温贮藏60天左右,病害即大量发生,果实腐烂严重,丧失食用价值和...[详细]
- 《中国果树》200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