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古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学科部分青年教师座谈会纪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葛晓音,张少康 下载(661)被引(6)


相关文章推荐
- 古代文学研究的数据意识与数...
- 当下是文学研究需要大数据、也能产生大数据的时代。要树立“凡资料,即数据”的意识,无论什么文献资料,都可以转化为数据。数据有显性与隐性、定量与定质、原生与衍生等类...[详细]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年04期
- 古代文学研究及教育视域的嬗...
- 在当今时代,"国学"是一个很热门的词,很多人在心中将"国学"与"传统文化"对等起来。实际上,"传统文化"比"国学"的范围略广一些,"国学"可以视为"传统文化"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详细]
- 《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10期
- 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困难与解...
- 什么是文学?各种文学理论教科书早有定义,但古代文学研究者或多或少总是会有一种感受,即现有文学定义无法涵盖中国文学实际。按照这些定义研究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其...[详细]
- 《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01期
- 当代学术史中的少数民族古代...
- 少数民族古代文学是繁复多元的文学宝藏,是中国文学珍贵的资源。少数民族古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是在我国文学研究学术局面下出现的,构成了以多民族文学史观总领,由民族文学...[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19年36期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及...
-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则必须明确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必要性,积极对古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构建一体化的古代文学传统精神和传承的体系,最大...[详细]
- 《祖国》2020年03期
- 古代文学研究四十年的思考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回顾这段历史,的确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首先,是古代文学研究作为一个学科的地位得以恢复。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十年中,古...[详细]
- 《文学遗产》2019年01期
- 回归文学研究——改革开放四...
-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同各学科一样取得了巨大成就,甚至可以称之为百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最活跃、最有成绩的时期。总结这四十年取得的成就,我认为最重要的还不...[详细]
- 《文学遗产》2019年01期
- 构建古代文学研究的健康生态
- 现代意义上的古代文学研究,开启于20世纪初,至今约一百二十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前半叶的五十年,后半叶的前三十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我们回顾总结改革开...[详细]
- 《文学遗产》2019年02期
- “第二届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
- 2019年3月31日—4月1日,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与新理念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的近四十位中青年学者就古代文学研究的若...[详细]
- 《文学遗产》2019年05期
- 考据学与古代文学研究
- 早在20世纪初期,章太炎就指出:"别国人的支那学,我们不能取来做准,就使是中国人不大深知中国的事,拿别国的事迹来比附,创一种新奇的说,也不能取来做准。强去取来做准,就在事...[详细]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大数据背景下古代文学研究的...
-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概念、新技术已然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古代文学研究一直以来因为时间的延展、资源的庞大而面临深入研究、创新性研究的困难。本文试图将大数据与古代...[详细]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