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排抑“太学体”新探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5期 葛晓音 下载(955)被引(19)


相关文章推荐
- 北宋“太学体”事件覆议
- "太学体"是指庆历至嘉祐年间盛行于太学的一种以"怪诞诋讪""流荡猥烦"为特点的科场时文,其作者主要是在此十余年间受到太学影响并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其产生原因是多种的,主...[详细]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
- "太学体"问题是北宋文学史研究中久讼未决的疑案。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看法是:"太学体"是从庆历四年创建太学后,到嘉祜二年欧阳修知贡举时的十四五年间流行于太学的一种内容...[详细]
- 《文学评论》2008年06期
- 欧阳修对奇险风格的矛盾态度...
- 欧阳修在文风上明确反对奇险怪诞,而在诗风上却十分推崇“奇险”乃至“险怪”,这种矛盾的诗、文观念和创作追求,以及他对太学体始作俑者石介既批评又盛赞的矛盾态度,实际上对...[详细]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
- 欧阳修排抑“太学体”发覆
- 欧阳修排抑"太学体",主要目的不在文体革新,而是借此打击轻薄举子"妄议时事"的政治习气。这股习气是庆历至嘉年间"言事之风兴盛"大潮流的一个支流。欧阳修在现实政治中艰难地...[详细]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 再论嘉祐“太学体”与“古文...
- 欧阳修嘉祐二年排抑"太学体"的对象究竟是指古文,还是骈俪的时文,需要从欧阳修排抑"太学体"时不顾科场旧制,执意以论"大纰缪"黜落刘几,同时又以苏轼论之特出破例擢拔等事件中...[详细]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从欧阳修对石介的批评看他的...
- 文章通过欧阳修对“太学体”的排斥为出发点,指出他与石介在诗文革新中的不同态度。结合欧阳修对石介的批评详细分析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分歧:首先,是思想上有“异”与“常”的...[详细]
-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 花与北宋审美文化——以欧阳...
- 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春,五十二岁的欧阳修在开封,刚刚从怨毒纷纭的"太学体"风波中脱身而出①,内心余悸尚存——所谓"太学体",是指北宋天圣、景祐年间兴起、流行于庆历至嘉祐...[详细]
- 《文艺评论》2014年02期
- 论“太学派”三先生的思想与...
- “太学体”是流行于宋仁宗时期的一种文体。长期以来,评论界几乎忽视了它的存在。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理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的考察分析,确立“太学派...[详细]
- 《理论月刊》2005年01期
- 欧阳修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 欧阳修能够成功引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不仅是因为历史给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且和他自身的文学信仰和主张、刚直果敢的斗争精神、奖掖后进的崇高品格紧密相关。[详细]
- 《群文天地》2012年20期
- 欧阳修诗歌创作的背景
- 宋诗与唐诗不同的风貌,非骤然形成,经历了从五代至北宋中期的发展过程。五代的诗歌一是内容贫弱;二是气格脆弱柔靡;三是蹇涩。入宋以后诗人们期望摆脱五代诗风,开始学习、模...[详细]
- 《青春岁月》2010年20期
- 北宋骈文散化历程
- 北宋初,骈文承晚唐五代唯美余绪,"西昆体"骈文十分流行。"西昆体"讲美学、重艺术,代表人物杨亿杨亿的时文在当时追捧尤盛。同一时期,中唐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后继乏人,韩愈弟...[详细]
- 《飞天》2011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