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市场“避暑”
《报林》2012年07期 任文娇


相关文章推荐
- 碎瓷片也可能价值不菲
- 近十几年来,收藏市场不断地升温,收藏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其中瓷器收藏占到30%以上,比例之高令人惊讶。在2010年伦敦一家拍卖行的拍卖中,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近5.5亿元人民...[详细]
- 《老友》2017年06期
- 藏市也有春天——2002年中国...
- 2002年是我国收藏市场发展不平静的一年,在股市、邮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收藏市场与汽车市场成为崛起的两大热点,与汽车市场主要为私人轿车消费拉动不同,收藏市场却是以海...[详细]
- 《收藏界》2003年01期
- “爱家”连展 引领收藏
- 入春以来,北京爱家国际收藏市场(下称“爱家”)各种展览不断,在京城收藏市场掀起阵阵热潮。[详细]
- 《中外文化交流》2007年06期
- 收藏市场的2012
- 2011年,随着宏观形势的复杂变化,自2009年开始暴涨的古玩艺术品市场停住了一路向前的脚步,进入振荡期,多个品类艺术品和楼市、股市一起感受冬天的"寒冷"。艺术品市场可以说是...[详细]
- 《理财》2012年01期
- 文玩界为什么没有品牌?
- 文玩收藏市场十几年前呈几何式增长,曾经的小圈子演变为全民收藏。很多人都说文玩江湖水深,出手凭感觉,定价不透明,但众多买家却心甘情愿地享受着在浑水中淘宝的乐趣,并默认...[详细]
- 《公关世界》2016年24期
- 收藏市场 为何如此不靠谱
-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收藏市场,书画、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但另一方面,景德镇仿制明清官窑和宋瓷,安徽蚌埠仿制高古玉器,天津仿造古代书画,河北曲阳、雄...[详细]
- 《中国西部》2013年13期
- 扇子,收藏市场中的“潜力股...
- 扇子早已由实用之物演变为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品,使人心生爱羡和收藏之意。扇子的收藏与一般收藏不同,是件追求儒家风雅,延续人文逸品的乐事。因此,扇子已经成为收藏的一大门类...[详细]
- 《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11期
- 声音
- 收藏市场专家不"专"成常态:别把名声当学问近期专家不"专"造成的乱侃胡指现象几乎成了收藏市场的常态。在藏家看来,所谓专家不"专",并非指责鉴定专家缺乏专业水准,很多学院派...[详细]
- 《东方收藏》2013年01期
- 不要让收藏市场变成竞技场
- 20世纪80年代末,沉寂已久的中国艺术品市场重新苏醒。从那时起到出现价格上亿元的艺术品,用了20年时间;而从1亿元拍到5亿元,只用了一年就完成了。随后,10亿元、上百亿元等天...[详细]
- 《理财》2017年07期
- 收藏品价格怎么来的(上)
- 收藏品价格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卖方和买方的议价过程(即讨价还价的过程)。尽管从表面上看,影响收藏品价格的直接因素是买卖双方的议价能力、买方的购买力,以及收藏品...[详细]
- 《艺术与投资》2008年03期
- 价值的前提
- 三年来,华辰拍卖一直把影像专场列为其重要的首场位置,11月12日的秋季拍卖会,影像专场又将第一个出场,继续标引国内影像收藏市场的风向。为此,《数码摄影》杂志采访了华辰拍...[详细]
- 《数码摄影》200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