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诗经》的传承和发展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康国章 下载(178)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80后”...
- 对"80后"的成功与否,我们还无法作出为时过早的价值论断。但是对于"80后"写作现象而言,既然它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并得到接受者和质疑者的双向关注,就不能无视它的存在...[详细]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6期
-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李白文化资...
- 近年来,关于李白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文学的范畴,进而延伸出对其遗迹、思想精神、行为品格以及后人对他的崇敬等文化体系方面的研究。将李白文化纳入到资源的研究范畴内,用文化...[详细]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1年04期
- 澳门文学的文化生态学特征及...
- 澳门有无文学,这早已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就像最初有声音质疑香港是否属于"文化沙漠"一样。之所以产生诸如此类的质疑或判断,即使不是出于某种无知和偏见,至少也是对...[详细]
- 《文艺争鸣》2015年02期
- 论文化生态视野下“梅葛”的...
- 彝族史诗《梅葛》千百年来以口头形式流传于彝族民间,凝结了民众的智慧、维系着族群的认同,这一属于人类共同财富的文化传统现在处于衰退、失传的危境中,而《梅葛》与其所处...[详细]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 文化生态学:现代中国文学史...
- 通过对既有文学史写作理论的梳理整合,尝试建构"文化生态学"这一文学史研究的新型理论框架;并以"文化生态学"为指导,对1927~1937年间原生态的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五副面孔"进...[详细]
- 《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新时期广西文学的文化选择:...
- 从生态学视角来体察新时期以来的广西文学,发现其存在整体性的生态文化选择。个体化的作家创作关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独语与自然的沉默,生态的危机与社会的危机,人类主体性的...[详细]
- 《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 从文化生态学看词的艺术个性
- 通过对历代近二千名词人占籍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从唐宋词史的发展演进来看,词的创作中心存在着自西北向东南的迁徙过程;从词人的空间分布来看,词的创作中心...[详细]
- 《江海学刊》2009年01期
- 探析网络文学的有效理论话语...
- 由于网络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反对的声音,同时现代主义理论背景下的学者对其文本内容具有一定的误解,从而导致网络文学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网络文学可与文化生态学...[详细]
- 《文学教育(下)》2019年10期
-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诗》研...
- 《诗》研究一直被经学、文学两大传统所左右,研究成果往往因囿于学科视野狭窄而产生偏颇。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诗》研究,则试图将《诗》研究的经学和文学两大传统融合起来,...[详细]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骆驼草》周刊的文化生态学...
- 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 ,造就了北京独特的城市“精神品质”和历史文化环境与《骆驼草》文人内心世界的契合 ,其特殊的文化生态特点对周作人、废名等人的文化选择的...[详细]
-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 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差异的...
- 鲁迅与沈从文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文学大师,而共同致力于乡土小说创作,有着诸多共同背景,并有着师承关系的鲁迅与沈从文的故乡情怀却有着巨大的差异。文化生态学认为...[详细]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