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氓》女主人公性格浅析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李胜慈 下载(1914)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詩經》《氓》的艺术表现
- 《氓》是春秋时代衛国的民歌,描述一个上了坏人的当,終于遭到遺弃的女子的悲憤和悔恨。可以想像,一个女子,当她觉察到她的对象对她一貫是欺騙和利用,最后不得不决定与他破裂...[详细]
- 《语文学习》1956年11期
- 解读《氓》的两把金“钥匙”...
- 《氓》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有车和水,这两种意象对于理解全诗有很好的作用,车和水都承载着女子的悲欢离合,需进行具体而深入地分析。[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18年17期
- 拨开云雾 始见月明——《诗...
- 本文从《诗经》中《氓》篇的女性形象切入,肯定了《氓》中女子对自由爱情追求的勇气以及对封建礼制的大胆反抗,并结合《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反抗精神,阐释女性维护自我尊...[详细]
- 《文化月刊》2017年07期
- 从《氓》看《诗经》中的弃妇...
-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生活的方方面面。《氓》中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弃妇"形象,深刻揭露了古代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受损害...[详细]
-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 《氓》诗臆说
- 一、问题的提出《诗经·卫风·氓》是我国先秦时期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的叙事诗,历来享有很高的声誉。清代经学家陈渲在他的《读诗目录件盛赞说“此诗绝妙卜当今著名学者钱钟...[详细]
- 《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
- 说《氓》
- 《氓》是卫风中的名作,自成诗以来,流传甚广。然而,历代训《氓》者因角度有异,所持不一,对诗的解说就出现了分歧,以致今人读来时常为之所困。所以,对《氓》的有关分歧,大有进...[详细]
-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1996年01期
- 浅议《氓》的悲剧
- 《氓》是一首反映先秦时代爱情与婚姻的悲剧诗歌。至于弃妇原因,有学者认为是不合理的婚姻造成的,也有学者认为是男尊女卑、夫权制社会造成的。总之,他们的看法,是将氓的弃妇...[详细]
-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 《氓》的今译·结构·主题·...
- 和读任何一种文言作品一祥,读《氓》也要过文字关,而后才谈得上艺术分析和艺术鉴赏。一般说来,人们靠着古人今人的注解,可能感到《氓》的文字并不难懂。然而学者们的今译,却...[详细]
-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氓》注质疑
- 出于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珍爱,笔者不揣冒昧,对《氓》中“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的旧注提出异议,以求大方之家指教。《氓》共分六章,每章十行,前两章是这样来回忆氓从求婚直至迎娶...[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3年07期
- 从女性主义角度再读《氓》
- 《氓》中的氓妻看似在婚姻里冲破礼制的束缚,表现出多种"离经叛道"行为,塑造了一个勇于追求爱情的"自我意识觉醒者",但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全诗,发现氓妻实则是一个未能冲破思...[详细]
- 《品位·经典》2021年23期
- 《氓》的心理学透视
- 每次读《氓》,总是为诗中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痛苦情愫而叹嗟不已。也是缘由于此,一边感受女主人公的病魇般的倾诉,一边在脑海中浮现出罗丹《欧米哀尔》的枯萎女性躯体和李金发...[详细]
- 《语文学刊》198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