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岳飞之死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李昌宪 下载(980)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天日昭昭”与岳飞之死
- 岳飞之死,目前学界有死于秦桧之手、宋高宗、宋高宗和秦桧联合及金人之下等说法。笔者认为,岳飞之死的内因是其以天为道德本源的为人处世原则和“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命”的...[详细]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
- 岳飞之死
-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这两句传诵千古的诗句,表现了国人对岳飞的敬仰,也定了秦桧害死岳飞的铁案。时光过了近千年,人们对岳飞之死的元凶不断提出质疑。人们不再...[详细]
- 《领导文萃》2001年04期
- 岳飞之死与南宋治国方略的回...
- 岳飞之死,目前学界有死于秦桧、宋高宗、宋高宗和秦桧联合及金人要求之下等说法。该文认为,岳飞以"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命"为处世原则而深得民心、军心和士心,从而引起了士大...[详细]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
- 岳飞之死的政治解读
- 战功赫赫的"精忠岳飞",最终非但没能在民族战争的疆场上大展身手,实现"直捣黄龙"的夙愿,反而在年富力强之际身陷囹圄,最终含恨遇害。后来的许多记载,都把秦桧视为杀害岳飞的...[详细]
- 《领导文萃》2015年05期
- 也谈岳飞之死
- 抗金名将岳飞遇害八百多年了,对于岳飞之死,历代史家与文人多有论及,近人也有著述,我们仅就岳飞遇害及其原因发表一管之见,就教于诸位。一、历史被歪曲岳飞是以“谋反”罪被...[详细]
- 《唐都学刊》1988年02期
- 南宋的政治选择与岳飞之死
- 宋太祖初步确定了"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到宋真宗时期大体完成。宋王朝对文官士大夫的政治选择也日渐成熟。而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际崛起的武将群体引起了士大夫官僚集团嫉恨...[详细]
-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1期
- 由岳飞之死看南宋高宗时期的...
- 岳飞之死,是南宋高宗时期内政与外交政策的必然结果。高宗时期所执行的是太祖皇帝所定的重文轻武、压制猜忌武将的内政策略。苗刘兵变、淮西兵变加重了君臣间的信任危机。南...[详细]
- 《采写编》2016年01期
- 宋太祖誓碑质疑
- 据叶梦得《避署漫抄》、王明清《挥麈后录》、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的记载,宋太祖即位后不久,曾立秘密“誓碑”藏之于太庙,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杀大臣及言事之人。王...[详细]
- 《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
- 论岳飞之死
- 杀害岳飞的元凶不是秦桧而是高宗赵构。封建帝国时代,在一般情况下,国君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在特殊情况下,二者会产生矛盾。在产生矛盾后,国君会放弃国家利益而维护...[详细]
- 《衡水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岳飞之死与宋太祖“不杀大臣...
- 对于宋高宗屈杀大将岳飞,当今学者大都认为宋高宗违背了宋朝自太祖以来不杀大臣的传统。如台湾学者王德毅《宋高宗评》一文认为:“宋太祖有不杀大臣的誓约,宋朝士大夫颇津津...[详细]
- 《春秋》2001年02期
- 岳飞之死的文化悲剧阐释——...
- 岳飞之死乃是宋代政治的一大悲剧。一般认为是高宗、秦桧为与金媾和而杀岳飞,但从更深的政治文化角度来看,岳飞实为士大夫集团所共同谋害。它象征了士大夫从武将手中夺回兵权...[详细]
- 《求索》2008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