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孝论:中国孝文化的理论起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周怀宇 下载(1133)被引(21)


相关文章推荐
- 论孟子对孝文化建设的独特贡...
- 诸子争鸣的战国时期,孟子论孝贯穿于他推行"仁政"、"王道"政治主张的始终,他是当时论孝最多、最充分的思想家。文章以《孟子》为依据,全面分析、归纳了孟子从哲学、历史、政...[详细]
-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 儒家孝文化的根源探析
- 儒家重孝,以之作为仁的根本。孝产生于农耕文明的社会基础,在中国古代政治结构中得到巩固。从人类本性的角度,孔子阐释孝的道理,并把孝与对天的信仰密切联系。在努力构建人类...[详细]
- 《枣庄学院学报》2020年03期
- 孔子对夏商周孝文化的批判与...
- 孝文化作为"元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孝文化受到了各方面的猛烈冲击,但不能否认,其影...[详细]
- 《学习月刊》2014年02期
- 儒家孝文化及其影响
- 儒家孝文化由养亲、敬亲、谏亲和全体、贵生等多重内涵构成。注重忠爱之心,这是儒家孝文化之精华所在。儒家孝论不仅仅是一伦理价值观念,实际上也深刻地影响了战国以后法律...[详细]
- 《理论学刊》2000年01期
- 儒家孝文化的人伦扩展——以...
- 孝具有文化、伦理、教育、政治等多重内涵,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结构。其基本意义在于孝顺父母尊敬亲长,这构成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要求。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形成...[详细]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 “孝文化扭曲亲子情”?
- 1998年12月广州某报刊登一文,叫《孝文化扭曲亲子情》。内容是“动物生儿育女是不望回报的,那是尊重生命,顺其自然。孝文化对父母恩德大肆渲染,使得为父母者把自发的延续...[详细]
- 《岭南文史》1999年03期
- 孔子孝文化对我国和谐社会建...
- 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历经时代沧桑而经久不衰并且得到各民族各朝代推崇,是我国最引以为傲的精神文化之一。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详细]
- 《华夏文化》2019年03期
- 基于儒家孝文化的现代思考
-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人性的出发点,也是最基本、最自然的社会化元素。千百年来,它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社会人伦关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孝在儒家文化中表现为养亲、敬亲...[详细]
- 《黑河学刊》2013年11期
- 儒家孝文化的现代审视
- 儒家孝文化的现代审视钟克钊今天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如何对待儒家的孝文化或孝道,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历史上的孝理和孝行谈起,而后谈谈今天如何对待孝文化。_...[详细]
- 《学海》1996年03期
- 弘扬传统孝贤文化、优化宿州...
- 孝贤思想除孝敬父母、忠君爱国两方面之外,还包括关爱老幼贫疾,善待他人,廉政爱民等多方面含义。宿州是闵子骞的故乡,其代表的儒家孝贤思想是宿州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传统...[详细]
-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生存论解析...
- 以怀特海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机体哲学为当前的孝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它表明,"父慈子孝"这一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根源于主体内在的自我生成,这一生成过程从时间性的命运...[详细]
- 《社科纵横》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