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谏阻楚怀王接受张仪离间齐楚关系说辨析
《安徽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王鑫义 下载(229)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
- 2022年8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在湖北宜昌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详细]
- 《文学遗产》2022年06期
- 论证扎实 资料富赡——评龚...
- 龚红林教授所著《屈原精神传承接受史论》论证扎实,资料富赡,令人赞叹。建议对前人观点要批判继承,不能照搬;研究楚辞务必重视文本、吃透文本。[详细]
- 《职大学报》2021年06期
- 宁调元对屈原精神的传承与发...
- 宁调元自幼学习屈原的诗作,以屈原精神砥励志节,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中通过化用、比拟、模仿、引注等方式,传承屈原精神,并将其与反清革命斗争实践紧密结合,志在将屈...[详细]
- 《云梦学刊》2022年02期
- 被“遮蔽”的屈原:二十世纪...
- 郭沫若创作于1942年的历史剧《屈原》,基本奠定屈原的现代形象。事实上,郭剧之前,已存在的六部以屈原为主角的现代剧作郭沫若独幕诗剧《湘累》(1920)、王显廷独幕剧《怀沙》...[详细]
-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
- 听屈原讲的故事
- 端午到,就能感受到“粽子”的意味。为什么要包粽子呢?“为了纪念屈原”。姥姥这样告诉我,婆婆也如是说。是的,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舍不得他,怀念他,我也一样...[详细]
- 《工会博览》2022年17期
- 浅析屈原精神中强烈的自我意...
- 屈原以及他对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直以来为广大文人所推崇,王德华《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认为:“屈原追求的是一种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高度融合,正是这种追求才使...[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22年14期
- 端午悼屈原
- 一曲离骚弹绝唱,玉庐墨韵擅文章。胸怀社稷高风屹,泪洒江河逝水茫。碧血千秋千古颂,丹心九域九歌扬。中华史册屈公烈,撰笔忠魂祭国殇。端午悼屈原@李庆云<正>~~[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22年19期
- 从鲧、渔父和彭咸的形象看屈...
- 鲧、渔父、彭咸是屈原笔下的三个重要形象,他以鲧自喻,流露出忠直不屈、怨怼不平的抗争精神;他以渔父为衬,呈现高洁自恃、不随俗流的傲然之姿;他追效彭咸,特立独行,寻求生命...[详细]
- 《职大学报》2021年01期
- 思君惆怅几时兮,所愿君恩不...
- 歌辞是朝鲜朝时期用朝鲜文创作的诗歌体裁,具备表达屈原文学中复杂情感的客观条件。曹伟的《万愤歌》集中体现了屈原的文学特点。之后郑澈的前后"美人曲"进一步把"恋君歌辞"...[详细]
- 《东疆学刊》2021年02期
- 王逸与王夫之对屈原精神的诠...
- 王逸与王夫之对屈原精神的诠释不同点在于,王逸以为屈原"忠君眷国",王夫之强调屈原"怨君爱国"。王逸将屈原之忠阐释为臣子对君主的忠贞,王夫之认为屈原之忠于国于民。王逸以...[详细]
- 《今古文创》2021年17期
- 屈原思想中的自由精神
- 自由是人类的普遍追求,屈原的宗教思想中表现出浓郁的自由精神。在《离骚》中屈原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由、毫无约束的自由神仙世界。在《九歌》中,屈原勾勒了一个又一个充满自由...[详细]
-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