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衣》、《葛生》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影响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熊刚; 下载(1219)被引(12)


相关文章推荐
- 论张恨水的悼亡诗词
- 张恨水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张恨水的《剪愁集》中收录的诗歌题材十分广泛,其中悼亡诗词内容多元,艺术手法多样,极具代表性,有其独特的文学价值...[详细]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03期
- 悼亡诗的叙事性分析
- 悼亡诗在我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数量繁多,亦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不断地吸引着学者对其的审视与解读。悼亡诗历来被视为抒情诗的一种样式,学界也偏重阐发其抒情的一面。...[详细]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 古典悼亡诗词审美特征的解读
- 生死一直是人类探讨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无法竭尽的话题。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对生死进行哲学思考。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分析,探究中国悼亡诗的审美特征,从另一角度...[详细]
- 《文教资料》2017年09期
- 论古代悼亡诗词中的两类悼亡...
- 悼亡诗词是中国古代纷繁多姿的文学园地中,长久为人忽视却异彩独呈的奇葩。自《诗经》以来,悼亡诗词连绵不断地在文苑里闪烁着异彩,占有重要位置。悼亡诗词中的情感不是直接...[详细]
- 《语文学刊》2010年04期
- 浅析中国古代悼亡诗的特点
- 中国历来是一个诗的国度,而悼亡诗以其数量多、质量佳在源远流长的诗的长河中独树一帜。中国古代的悼亡诗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意象来歌颂妻子美好的品德,同时,由于...[详细]
- 《语文学刊》2012年10期
- 首篇悼亡诗到首篇悼亡词抒情...
- 同为抒发悼亡之情的《葛生》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在抒情手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然同中亦有异。从第一首悼亡诗与第一首悼亡词之间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详细]
-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02期
- 追悼与反思的哀婉抒写——浅...
- 所谓悼亡诗,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生者对死者的哀悼,其中包含生者对身边亲人、朋友、明君、贤臣等的哀悼;狭义的悼亡诗始于晋代潘岳的《悼亡诗》三首,专指悼念妻...[详细]
-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年17期
- 中国古代悼亡诗词发展缓慢之...
- 在中国文学史上,各类题材的诗词作品异彩纷呈,发展迅速;然而悼亡诗词自产生之日起就发展缓慢,滞后于其他题材的诗词。究其原因,既有传统社会环境及礼教制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详细]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 我们不说爱已很久了
- 中国男人为何爱写悼亡诗——《诗经·国风·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详细]
- 《美文(上半月)》2017年07期
- 韦应物悼亡诗内涵及其艺术个...
- 韦应物的悼亡诗既包含对妻子的怀念又包含着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读来十分真切感人,悲妻亦自悲的情感抒发的淋漓尽致。而且,悼亡诗反映出诗人率真的个性,具体表现为运用今昔对比...[详细]
- 《长江丛刊》2017年31期
- 缱绻思情几人知——潘岳《悼...
- 潘岳是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悼亡诗》(其一)是其代表诗作之一。诗歌表达了潘岳为亡妻送葬归来后无法排遣的思念之情。艺术上语至淡而情至深,具有心理描写真实细腻、情景交融...[详细]
- 《名作欣赏》201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