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中国是酒的故乡,有着五千余年的悠久历史。酒一直是庆典、祭祀、表达尊崇、抒发感情的最好载体,其生产、流通与饮用过程不仅涵盖着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更彰显着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传承脉络。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与酒有关的诗词、歌赋、戏剧、小说、书画、楹联不计其数,众多诗人、作家、书画名家趁着酒兴挥毫泼墨,为后人留下了惊世之作。有学者统计,仅《全唐诗》中直接与酒相关的诗篇12000余首,约占《全唐诗》总数的22%,依据这些饮酒诗,可以较深入地了解唐代丰富的酒文化。
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以幽默的文字描述了贺知章、李适之、崔宗之、李琎、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醉酒后的神态,可见盛唐时期文人饮酒之风的盛行,以及唐代酒品丰富、酒业兴盛的繁荣景象。
本专辑收录有中国古代酒文化、唐代诗酒文化、《饮中八仙歌》及涉及到的人物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前言
《饮中八仙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古诗。约写于作者在长安十年(746—755)的头一、二年。贺知章、李琎(jìn进)、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和焦遂八人,都喜欢饮酒,诗中写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醉态,因而题作《饮中八仙歌》。“饮中八仙”的称呼,带有玩笑的性质。其中写李琎、李适之、崔宗之、张旭每人用三句,写贺知章、苏晋、焦遂各用二句,唯独写李白用了四句,写李白的四句:“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说李白饮一斗酒就可写出百篇诗来,这是表现他文思敏捷。说他在长安市上醉卧酒店,以见他放浪不羁。玄宗叫他到游船中去他不去,自己称自己是酒中仙人。李白的嗜酒由此可见一斑,而他狂放、傲岸的性格也充分显示了出来。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麯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