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闽南童谣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裔的居住地。历代闽南百姓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俗语等,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音乐美的韵语和平仄节奏进行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是百姓集体创作智慧的结晶。笔者通过六个章节,从其起源,内涵,特点,和赏析童谣来展现其独特魅力,并在后两章回顾演变,展望发展,将其与当代教育结合。
前言
“天黑黑,卜落雨,海龙王,卜娶某。龟吹萧,鳖打鼓,水鸡扛桥目吐吐,田婴举旗叫辛苦,火萤担灯来照路,老鼠沿路打锣鼓,为着海龙王卜娶某。鱼虾水卒真辛苦。”这首《天黑黑》是著名的闽南童谣,是好十几代闽台人的“摇篮曲”,展示的是在一个乡村里,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即将来临之际孩子们拿着荷锄在水流处寻找鱼虾的过程中,根据所见所闻进行想象的趣景。原本是捕捉鱼虾的单调劳动,但孩子的世界是那样单纯充满生机活力,将这水中的小生物们想象成各种各样神奇的富有戏剧色彩的奇幻角色,最终以一个童谣的形式将这个奇妙的儿童想象力的世界记录下来,最终广为流传。许多类似《天黑黑》这样朗朗上口的闽南童谣伴随了我整个童年生活,给我的成长岁月增添了不少的趣味和奇妙色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速度不断地加快,这样轻松富有传教意义的童谣已经渐渐淡出了这个浮躁的社会。
近几年,随着经济与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又掀起了一股讲闽南语的热潮,闽南童谣在整个闽南语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集从闽南童谣概况、闽南童谣特征、闽南童谣的传承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闽南,了解闽南语,了解闽南童谣,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喜欢,将闽南文化传承与发扬!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