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淄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家。其中,政治家有姜尚、齐桓公、管仲、晏婴等,军事家有孙武和孙膑,科学家有扁鹊和贾思勰,文学家有左思、蒲松龄、王渔洋。他们的成果是古代文明的璀璨明珠,为我们留下来珍贵的历史财富。这一集我们重点探讨淄博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姜尚、齐桓公、管仲、晏婴。他们的政治思想对齐国有着深远的影响。正是有了他们,齐国才得以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当前,他们的思想仍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收起姜尚,字子牙。商末周初军事家,齐国开国君主。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姜尚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收起齐桓公,姜姓,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
收起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史称管子。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收起晏婴,也称晏子,齐国大夫,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传世有《晏子春秋》一书,当是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