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川菜,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快速发展以来,如今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大菜系。川菜是对我国西南地区巴蜀等地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的统称,它最大的特点是“一菜一格,白菜百味”。川菜选料讲究,规格化一,层次分明,鲜明协调,以用料广博、味道多样、菜肴适应面广而著称。本文集作为《巴蜀文明》系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聚焦于“川菜”这一重要的主题,从翻译、文化、餐具、环境等多个方面全面立体展示这一重要的巴蜀特色。
认识巴蜀,认识家乡
自古,巴蜀因地处西南,远离中原,而又有巨大的山脉阻挡,进川出川都极为艰难,最好的印证莫过于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了。然而,如此一个具有极大封闭性的区域却创造了震惊世界的文明,在中原大地青铜文明肇始不久,巴蜀的三星堆青铜文明便横空问世,而且其风格、造型、规格,甚至包含于其中的思想与中原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可以说中华青铜文明当以三星堆青铜器为冠。除此之外,巴蜀的天府之国,巴蜀的诗词歌赋,巴蜀的强兵悍将……作为一名地道的四川人,尽管祖先是从明洪武元年(1368年)从湖北孝感始迁入蜀,但是正如数年来孜孜不倦地追寻家族历史,祖先遗迹一样,对于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我始终怀有深深的爱意。爱着她,却发现不理解她,不认识她。或许这是很多故土之人共有的感觉,又正巧中国知网有这样一个非常棒的平台供我等业余爱好者发挥、创作。基于此,决定做一个有关巴蜀文明的系列出来,人物、考古文化、古镇……希冀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对生育我,养育我的故土能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希望能够给在中学的诸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一种思路,如何去爱家乡的思路。
本册是整个系列第三册,分为上下两部分。因为这一册做的是在世界上都极富盛名的川菜,其知名度在国内更是家喻户晓,基本可以说没有人没吃过川菜,没有人从未进入过川菜馆。思虑及此,在编辑的过程中真是忐忑不安,害怕自己做不好,影响大家对川菜的感情,影响大家对川菜的钟爱。尽管本册仍然是针对中学生而作,但是这一册与前面两册相比具有极大的差异,因为前两册选取的文章以精炼短小的为主,将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只有极少数文章难度较大。这一册在整体上难度提高了一个档次,加之老师和同学们对川菜的认识可能大部分都局限在“辣”“好吃”和部分知名菜品上面,从未想过更深层次的内容。因此,基本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值得大家好好研读,整个下来,大家必定对川菜的认识会有质的飞跃。
全书共50篇文章,上编24篇,下编26篇。分别从历史演变、域外发展、菜名文化、川菜文化、调味料、郫县豆瓣、名人与川菜、川菜翻译、餐具与环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力图全面完整的表现出川菜的多面性,使同学们对其能够形成立体的认知。学时方面,建议两学期完成,每周一课,大约18课时,剩余部分供学生自我学习。在内容的难度上,大部分或者在知识容量上,或者在主题深度上,或者在语言难度上,对于一般中学生有一定困难,建议安排给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班级和学生,除了老师的讲解之外,学生能够自我钻研,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爱,不是简单的口号,不是愣头愣脑的呐喊,而是不断地践行和珍视。家乡,故土,我们只有知道她,才能真正地去热爱她;只有认识她,才能真正地去呵护她。认识巴蜀,认识家乡。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