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林牧渔水产渔业贝类/虾类养殖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

本系列文集主要从南美白对虾的概况、生活习性、养殖技术、行为研究、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蛋白水平研究等方面从宏观到微观进行阐述,汇编成集,望对从事水产的专家学者、养殖户等带来实在的收获。

更多
收起
游雅
不平“凡”、广接“纳”、海之“滨”——凡纳滨对虾

不平“凡”、广接“纳”、海之“滨”——凡纳滨对虾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1988年7月,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引进我国,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年通过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1999年深圳天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三高海洋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引进美SPF南美白对虾种虾和繁育技术,成功地培育出了SPF南美白对虾苗。2000年的早期苗的价格达到了400-600元/万尾,2001年后逐步降低并基本维持在100元左右/万尾。成品虾价格也由引进初期的每斤近百元降至2001年的10元左右。

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有利海民增加收入。我国盐城、厦门、北海、南宁和广州等地均有虾苗、虾无节幼体或亲虾供货。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我江苏、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浙江、山东、河北等省或自治区已逐步推广养殖。

游雅快评:南美白对虾的·俗称有白肢虾、白对虾,曾翻译为万氏对虾,学名“凡纳滨对虾”,取自 Penaeus Vannamei Boone “Vannamei”音译“凡纳滨”。在游雅看来,或有意无意,“凡”、“纳”、“滨”三字真是极好的:“凡”——不平凡,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能克服“水土不服”、“思乡之情”等诸多不适,在中国扎根生存,而且能有如此高的产量,确实不平凡;“纳”——广接纳,从南海到东海再到渤海湾,从南方地区延伸到北方地区、从海水到咸淡水再到淡水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已经被中国的水产养殖户广泛接纳;“滨”——海之滨,滨即近岸水面,南美白对虾从洋到海再到滨岸,再到大陆上来,确实有滨海的生存之道。

收起
第1章 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研究(一)——基础研究
1.凡纳滨对虾28.5kD血蓝蛋白的降解新片段
章跃陵;叶向群
血蓝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非特异性免疫学活性且可以产生免疫学活性降解片段的多功能蛋白。为了探索血蓝蛋白新的降解片段,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蛋白质学技术分析对虾感染病原菌后血清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发现,对虾感染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   详情>>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2008年第03期 作者:章跃陵;叶向群
2.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严芳;章跃陵
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在胰蛋白酶诱导下可表现出一定的酚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其酚氧化酶活力单位显著上升。同时,其活性可被D-半乳糖、α-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和N-乙酰神经氨酸不同程度地抑制,其抑制率分别为67%、100%、33%、33%、67%和100%。血蓝蛋白与胰蛋白酶孵育...   详情>>
来源:《水产科学》 2008年第01期 作者:严芳;章跃陵
3.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75亚基变体的克隆与表达
郭玲玲;章跃陵
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方法,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75kDa亚基可能存在的变体及其免疫相关性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凡纳滨对虾体内至少存在6种血蓝蛋白变体,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变体与中国明对虾的血蓝蛋白具有较高同源性,而与凡纳滨对虾同源性较低,并且是由相同的原始序列经过突变...   详情>>
来源:《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第期 作者:郭玲玲;章跃陵
4.一种新的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内含子滞留选择性剪切体cHE...
赵珊;章跃陵
本研究采取RT-PCR,实时定量PCR,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对血蓝蛋白中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剪切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结果发现,在对虾心脏组织中可检测到一种血蓝蛋白73kDa亚基的选择性剪切体cHE1(cDNA1 of hemocyanin,cHE1),其序列全长为2580bp,在其N末端和C末端分别存在1个内含子滞留序列,序列大小...   详情>>
来源:《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第期 作者:赵珊;章跃陵
5.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与人红细胞的作用靶位
曹劲松;汤俊荣
采用亲和层析、SDS-PAGE、Far-Western-blotting、MALDI-TOF/MS等亲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发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蓝蛋白可与人红细胞膜上一种分子量为27 kD的膜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经Mascot搜索引擎检索该蛋白与人红细胞膜蛋白——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   详情>>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2012年第02期 作者:曹劲松;汤俊荣
6.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糖基修饰水平多态性的研究
严芳;陈传道
[目的]探讨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在糖基化修饰水平的多态性及其免疫学意义。[方法]采用亲和层析及凝集素印记技术分离、鉴定得到LHt,LH73等糖基化程度不同的血蓝蛋白,并用凝集等实验分析其免疫学功能的差异,进而采用糖基氧化、病原菌刺激的方法探索糖基修饰对其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最后结合质谱鉴...   详情>>
来源:《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2012年第期 作者:严芳;陈传道
7.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Ig-like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研...
章跃陵;赵贤亮
<正>血蓝蛋白是近年来学者们在对虾等无脊椎动物中发现的一种罕见的具有抗病毒、抑菌等多种免疫学活性的多功能蛋白,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血蓝蛋白分子多态性可能是其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之一。为此,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蓝蛋白Ig-like为研究对象,对其   详情>>
来源:《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 2011年第期 作者:章跃陵;赵贤亮
8.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与病原菌凝集作用靶标的鉴定
章跃陵;严芳
血蓝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非特异性免疫学活性的多功能蛋白,以前的研究发现,血蓝蛋白具有凝集活性.本研究采用凝集抑制实验和亲和蛋白质组学等方法探索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与病原菌的凝集作用靶标.结果显示,大肠杆菌K12和副溶血弧菌外膜蛋白可以抑制血蓝蛋白对7种细菌的凝集活性,其中大肠杆菌K12...   详情>>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8年第05期 作者:章跃陵;严芳
9.凡纳滨对虾卵黄蛋白原和血蓝蛋白mRNA在卵巢不同发育时期...
方昱;蔡生力
卵黄蛋白原和血蓝蛋白是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卵巢和/或肝胰腺合成的重要蛋白。利用半定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了亲虾卵巢不同发育期卵黄蛋白原和血蓝蛋白mRNA在卵巢和肝胰腺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卵黄蛋白原mRNA在卵巢和肝胰腺中均有表达,其相对表达量随着卵巢发育持续增...   详情>>
来源:《海洋通报》 2015年第02期 作者:方昱;蔡生力
10.两种不同策略研究对虾血蓝蛋白糖基多样性
陈传道;章跃陵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血蓝蛋白存在N-糖基化和O-糖基化位点。本研究采用糖组学、凝集实验、溶血实验等方法,运用分子筛-离子交换-ConA凝集素层析和亲和层析-ConA凝集素层析两种不同的策略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糖基多样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结果表明,2种策略所纯化的血蓝蛋白ConA特异性成分的...   详情>>
来源:《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 2011年第期 作者:陈传道;章跃陵
11.5种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及功能对比分析
章跃陵;邢立刚
血蓝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多功能蛋白,但其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亲和层析、糖含量测定、凝集素印迹等技术在凡纳滨对虾血清中发现5种糖含量各不相同的血蓝蛋白:HMC、HMCb-、HMCb、HMCs-和HMCs,其中HMCs-糖含量最高,HMCb最低,前者约为后者的5倍.继而运用非特异性免疫学实...   详情>>
来源:《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9年第07期 作者:章跃陵;邢立刚
12.凡纳滨对虾血清中直接与病原菌相结合的主要蛋白的鉴定
章跃陵;林智建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将其血清分别与溶藻酸弧菌,哈维氏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种病原菌孵育,采用亲和蛋白质组学和Western-blotting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纯化、鉴定和确证其中可与病原菌直接结合的蛋白。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4种病原菌与虾血清孵育5h后均可与对虾血清中分子质...   详情>>
来源:《水产学报》 2008年第01期 作者:章跃陵;林智建
13.与不同病原菌相结合的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溶血活性对比分...
张小瑜;林晓敏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亲和孵育、PAGE、SDS-PAGE、Western-blotting、溶血活性测定等技术,探索与6种不同病原菌相结合的血蓝蛋白溶血活性的差异。结果发现,与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酸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河弧菌(Vibrio flurialis)...   详情>>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2013年第06期 作者:张小瑜;林晓敏
第2章 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研究(二)——抗性研究
1.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抗黑曲霉活性
刘瑶;陈若泓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亲和层析、SDS-PAGE、Western-blotting、抗真菌实验等技术探索对虾血蓝蛋白的抗黑曲菌活性。结果发现,血蓝蛋白在质量浓度为0.1~0.8 mg/mL时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在此基础上,选取0.2 mg/mL血蓝蛋白作用...   详情>>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2013年第04期 作者:刘瑶;陈若泓
2.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细菌凝集活性
章跃陵;林伯坤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a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亲和层析、PAGE、SDS-PAGE、Western-blotting和细菌凝集实验等方法探索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细菌凝集活性。结果发现,血蓝蛋白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酸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河弧菌(Vibrio fluvialis)、哈维...   详情>>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2006年第06期 作者:章跃陵;林伯坤
3.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郑莉媛;陈传道
目前研究表明,血蓝蛋白是一种具有多种免疫学活性的多功能蛋白。本研究从体外水平分析了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HeLa细胞经10-50ug/ml血蓝蛋白处理后,与对照组293T细胞相比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实验组细胞发生明显的皱缩,变圆,并伴有大量凋亡...   详情>>
来源:《全国第二届海洋与陆地多糖多...》 2015年第期 作者:郑莉媛;陈传道
4.注射病原菌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合成、酚氧化酶活力的影...
潘鲁青;李彦飞
研究注射病原菌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合成、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哈维氏弧菌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中血蓝蛋白含量、肝胰脏内血蓝蛋白mRNA和p75、p77亚基表达以及血淋巴、血细胞、血蓝蛋白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显著(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血蓝蛋白含量和p75、p77亚基表达在0~...   详情>>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9年第05期 作者:潘鲁青;李彦飞
5.注射磷脂酰丝氨酸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合成、酚氧化酶活...
杨留冰;潘鲁青
为研究磷脂酰丝氨酸(PS)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合成、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PS激活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发挥酚氧化酶活性的机制,实验采用5、10和20μg/mL 3个PS浓度对凡纳滨对虾尾节肌肉进行注射,注射量为50μ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各处理组设3个平行组,取样时间为0、6、12、24、36、48和60...   详情>>
来源:《水产学报》 2013年第09期 作者:杨留冰;潘鲁青
6.与凡纳滨对虾抗副溶血弧菌有关的6.0kD血蓝蛋白降解肽段
张泽蕙;黄河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感染、Tricine-SDS-PAGE、Western-blotting、MALDI-TOF/TOF、抑菌实验等方法对血蓝蛋白小分子降解肽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刺激对虾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淋巴中新出现5个分子量为6.0~31.0 kD的...   详情>>
来源:《全国第二届海洋与陆地多糖多...》 2015年第期 作者:张泽蕙;黄河
7.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陈传道;黄润庆
[目的]探讨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抗肿瘤活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RB和MTT两种方法探索血蓝蛋白对Hela细胞的抗肿瘤活性;采用蛋白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技术分析血蓝蛋白对Hela细胞的细胞形态、细胞核以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发现血蓝蛋白处理Hela细胞48h后,对...   详情>>
来源:《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2012年第期 作者:陈传道;黄润庆
第3章 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研究(三)——环境胁迫研究
1.盐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中血蓝蛋白和糖酵解影响的...
李英;王芳
实验室条件下测定盐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淋巴渗透压、血蓝蛋白、血糖、己糖激酶(HK)以及丙酮酸激酶(PK)活力的影响。以蜕皮间期对虾为实验材料(初始湿体重为(2.485±0.303)g),设盐度30为对照组,4个不同的盐度突变幅度(为2、4、6、8)为处理组(用S2、S4、S6和S8表示),于...   详情>>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2年第09期 作者:李英;王芳
2.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抗氧化和消化酶活力、血蓝蛋白含量...
李二超;陈立侨
本试验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三个不同盐度(分别为3.0、17.0和32.0‰)下驯养50d后的凡纳滨对虾消化酶和抗氧化相关酶活力、血蓝蛋白含量及肝腺胰组织学结构的差异,探讨了凡纳滨对虾对不同盐度的生理适应。结果发现,盐度3.0‰对虾组胰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盐度实验组,盐度...   详情>>
来源:《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2007年第期 作者:李二超;陈立侨
3.低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自由氨基酸含量和体内C...
黄天鸽;金彩霞
研究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溶解氧变化下血蓝蛋白、自由氨基酸含量和体内Cu2+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含量、血浆和肝胰脏中Cu2+含量、血淋巴中总自由氨基酸含量和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含量在溶解氧变化36h内呈峰值...   详情>>
来源:《海洋湖沼通报》 2015年第02期 作者:黄天鸽;金彩霞
4.溶解氧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血蓝蛋白、渗透压和鳃丝离子转...
郑德斌;潘鲁青
研究了环境溶解氧含量(D.O.=3.0,1.5mg/L)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淋巴血蓝蛋白、总自由氨基酸含量、渗透压和鳃丝离子转运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溶解氧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血蓝蛋白、总自由氨基酸含量和渗透压、鳃丝Na+-K+-ATPase活力影响显著(P<0.05)。而对照组(D.O.=5.5mg/L...   详情>>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0年第11期 作者:郑德斌;潘鲁青
第4章 凡纳滨对虾热休克蛋白研究
1.凡纳滨对虾热休克蛋白70的原核高效表达
吴任;谢数涛
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热休克蛋白70基因(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c中,经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入表达宿主BL21(DE3),在不同温度、时间下经IPTG诱导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并用软件Bandscan分析蛋白表达水平。结...   详情>>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2006年第02期 作者:吴任;谢数涛
2.凡纳滨对虾热休克蛋白HSP70与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VP24和...
孙凡;刘庆慧
为了研究凡纳滨对虾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中的作用,基于热休克蛋白的结构,将HSP70分为两段HSP70A和HSP70P,分别克隆至表达载体pBAD/gⅢA中,构建的重组载体转入到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中,经L-阿拉伯糖诱导,采用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HSP70A和...   详情>>
来源:《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2012年第期 作者:孙凡;刘庆慧
第5章 凡纳滨对虾其他蛋白及酶类研究
1.凡纳滨对虾鳃细胞膜IHHNV衣壳蛋白受体的筛选
尹晓彤;费荣梅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IHHN)为对虾主要病毒病之一,近些年,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在流行病学和诊断方面受到重视,但其致病机理鲜有报道。本研究首先构建了IHHNV CP原核表达载体,纯化CP蛋白并制备多抗,抗体效价达到1︰51200;利用匀浆、超速离心方法分离未...   详情>>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2015年第06期 作者:尹晓彤;费荣梅
2.温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力以及热休...
郭彪;王芳
研究了水温从17℃突变为27℃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稚虾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活力及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温度突变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脏中己糖激酶活力逐渐增大,温度突变后3h达到最高,是温度突变前的2.54倍(P<0.05)。随后,对虾己糖激酶的活力逐...   详情>>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2008年第05期 作者:郭彪;王芳
3.凡纳滨对虾肌钙蛋白Ⅰ型基因4种不同剪切体的序列分析
赵永贞;陈秀荔
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凡纳滨对虾肌钙蛋白Ⅰ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对其核苷酸序列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在对虾肌钙蛋白Ⅰ基因的编码区查找了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结果显示:本研究克隆获得了凡纳滨对虾肌钙蛋白Ⅰ基因的4个可变剪切体,其编码的蛋白质均具有Troponin超家族结构...   详情>>
来源:《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3年第06期 作者:赵永贞;陈秀荔
4.凡纳滨对虾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原核表达及性质研究
詹春兰;王慈
通过PCR扩增得到凡纳滨对虾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PI)基因,并将其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实现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BL21(DE3)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大量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分子量约为15 kDa,与预期大小一致。将包涵体溶解后,利用Ni~(2+)亲和柱层析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得到高纯...   详情>>
来源:《全国第九届海洋生物技术与创...》 2014年第期 作者:詹春兰;王慈
价格:¥33.5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