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赵云是三国名臣,《三国志》中对于赵云的着墨不多,只是用极其简略的文字记录了赵云生平中的几个主要事件,中间的时间跳跃性很大,依据这些材料,我们甚至搞不清楚赵云生平的大致轮廓。而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的。死后被后主追封大将军,谥顺平侯。这样的反差,让读者不得不深思赵云本身的真实性,也不得让人思考赵云是不是“埋没的帅才,失意的英雄”。
更多
收起
+关注
赵云传
赵云传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于建兴七年寿终正寝。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收起
第1章 赵云哪儿人?
1.常山赵子龙
<正> 《三国演义》中赵云智勇双全的英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每当"常山赵子龙"出现,总能令人振奋。赵云(?—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赵云之于刘备父子和蜀汉朝廷,是一位立有不世之功和具有特殊贡献的元勋重臣。但在一般人眼里, 详情>>
来源:《文史知识》
1996年第08期
作者:梁中实
2.赵云故里、故居辨证(下)
故里与故居是相联系而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赵云籍贯,"常山真定"很明确,具体到乡里目前则无文献与文物资料证明。由于古今行政区划变迁,人们对于赵云故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看法。东垣、真定、东古城的变迁,真定、正定的由来变化以及房子临城沿革、民间传说、坟墓等,无不说明了赵云故里应依据《三... 详情>>
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5年第01期
作者:秦进才
3.赵云故里、故居辨证(上)
故里与故居是相联系而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赵云籍贯,"常山真定"很明确,具体到乡里目前则无文献与文物资料证明。由于古今行政区划变迁,人们对于赵云故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看法。东垣、真定、东古城的变迁,真定、正定的由来变化以及房子临城沿革、民间传说、坟墓等,无不说明了赵云故里应依据《三... 详情>>
来源:《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05期
作者:秦进才
第2章 赵云:文臣?武将?
1.赵云新论
本文对《三国演义》中常胜将军、人人喜爱的赵云,提出了新的评价,认为赵云是个悲剧英雄。他智勇超群,功勋盖世,但一直受到压抑,死前不久,才封侯,这是由诸多主、客观因素造成。 详情>>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2003年第03期
作者:王同书
2.理想英雄的化身——析《三国演义》之赵云
东汉末年,烽火四起,各国纷争。时势造英雄,各路豪杰云集,各司其职,《三国演义》之所以被人奉为经典,在于它不仅是一部战争史,还是一部英雄史。《三国演义》中所塑造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神采飞扬的英雄形象。赵云这一形象虽不像刘备,曹操,关羽,张飞,诸葛亮是作者花大笔墨极力刻画的形象,但赵子龙... 详情>>
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09期
作者:八十三
3.《三国演义》中赵云为何能常胜
《三国演义》中英雄无数,但是能像赵云这样完美的英雄极为少见.他一生征战无数,战功显赫,但鲜有败绩。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朝堂上,赵云总以一个完人出现,那么他的常胜由哪些优秀的品质作支撑的呢?笔者以为以下三个方面便是其安生立命之本:1.勇猛而不鲁莽;2.居功而不自傲;3.忠心而不谄媚。 详情>>
来源:《文学教育(上)》
2015年第08期
作者:胡育
4.武侯祠的文臣赵云
<正>若说赵云原本是文臣必然会起哗然,但赵云的武将身份确实值得怀疑。人们所熟知的五虎上将赵云主要形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里根本是没有记载的。尽管《三国志》中描述赵云机智、忠义、勇敢,但并无提及他是武将。另外在成都武侯祠里的赵云也是位... 详情>>
来源:《科学大观园》
2013年第18期
作者:易怀顺
第3章 影视作品中的赵云
1.看新编历史剧《常山少年·赵云》
<正>去年金秋时节,应邀到古城正定观看新近上演的河北梆子新编历史剧《常山少年赵云》。公演那天,正定县礼堂上下二楼,里里外外挤满了看戏的人,热热闹闹熙熙攘攘。随着大幕徐徐拉开,观众们更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真应了那句"家乡人就爱看家乡戏,正定人就爱常山的小赵云"。提起《三国演义... 详情>>
来源:《大众文艺》
2012年第10期
作者:李斐;索冬菊
2.《武神赵子龙》揭开一代英雄的神秘面纱
<正>由知名制作人程力栋"掌舵",林更新、林允儿、金桢勋、贾青、高以翔领衔主演,娜扎、严屹宽、赵韩樱子、孙骁骁等人倾力加盟的高颜值东方传奇英雄热血大剧《武神赵子龙》于4月3日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该剧主要讲述了以赵子龙为主线的一代朝气蓬勃的儿女如何去书写他们特有的青春、梦想... 详情>>
来源:《电视指南》
2016年第05期
作者:宝儿
3.《三国之见龙卸甲》 又一个三国:赵子龙往事
<正> 耗资2500万美金的历史动作片《三国之见龙卸甲》(Three Kingdoms:Resurrection of the Dragon)已于今年4月在的甘肃省开机,预计6月底杀青,2008年春季全球上映。这里的龙指的是人称"常山赵子龙"的蜀国五虎上将赵云,他武艺超群,一生忠于刘备更忠于大义,《三国之见龙卸甲》选的是赵云年已七... 详情>>
来源:《电影世界》
2007年第Z2期
作者:先映;禾言
4.论《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形象
《三国演义》里的英雄人物众多,赵云作为一名骁勇善战、威武神勇、忠君护主、机警精细的英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云作战勇猛,一步一步从低级兵士,成长为一名赫赫战神,长坂坡一役让他名扬天下,最终成为蜀国上将军之一,一生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他几无败绩,可以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常胜将... 详情>>
来源:《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年第01期
作者:杨雪
5.浅谈《三国演义》中的赵云
一部《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赵云不乏是其中的一个。 详情>>
来源:《现代交际》
2013年第08期
作者:谢颖
第4章 赵云形象的演变
1.赵云形象演变的原因与意义探究——以《三国志》、《三国...
赵云以其忠肝义胆的形象一直以来备受人们亲睐,从史书到小说再到今天的影视作品以赵云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本中对这一形象的刻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新的诠释,本文试从《三国志》、《三国演义》和《见龙卸甲》几部作品来探讨其形象流变的过程、... 详情>>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01期
作者:刘熹桁
2.乾坤相济,精纯不垢——论《三国演义》赵子龙的形象特征
坤道有守柔居弱、谦敬恭顺、厚德载物、静重待发、泽利万物之德,而《三国演义》中赵子龙这一人物形象不仅充分体现了乾道"刚健中正"的品质,在内德上更是包涵了坤道的精神,具体体现为"谦敬守分"的守身之道,精纯无垢、至诚至仁的心理特质,以及不偏内外,"苍生皆我所怀"的仁者胸怀。他在处事待人接... 详情>>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04期
作者:阮绵
3.赵云形象及当下意义分析
《三国演义》真实再现历史人物的诸多事迹,给人的感觉是,以忠勇为主,兼有冷静和蔼等个性,在调和中达到统一,成为经典的人物形象,其实质是对儒家道德品行的追求。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两个相关主题:一是对赵云形象的分析和理解,二是赵云形象在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这一命题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具... 详情>>
来源:《职大学报》
2012年第03期
作者:姜景莲
4.论赵云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其中虎威将军赵云的忠勇形象被塑造的淋漓尽致。赵云以其忠勇的艺术形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赵云形象的成功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详情>>
来源:《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01期
作者:单华锋
第5章 赵云的智慧
1.埋没的帅才 失意的英雄——浅议三国英雄赵云的人生际遇
三国时期,风云际会,英雄辈出。但有一位英雄,他的作用却被低估,他就是号称"常胜将军"的赵云。从有限的史料中,透过赵云的言行和经历,能窥见他的战略眼光和人生境界,可以得出"埋没的帅才,失意的英雄"的结论;赵云若能得到刘备集团的重用,三国历史可能又是另一个情况。 详情>>
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
作者:熊明秀
2.赵云在蜀汉集团中立足的能力与资本解析
<正>赵云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将领,是《三国演义》中最为优秀的将领之一。赵云出身贫贱,没有背景,以勇武著称,却能在汉末纷乱的局势中看清利弊,较早地选择追随刘备,并逐渐成为其最为信任的左膀右臂,被封为五虎上将,其经历与晋升路径值得仔细加以研究,以供今人借鉴。 详情>>
来源:《领导科学》
2015年第18期
作者:郭耀武
3.浅析赵云官职过低的原因
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有"文诸葛、武赵云"一说,赵云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后人的赞颂,但其官职过低,未得到应有的待遇,分析其原因的文章却很少。因此,本论文根据《三国志》及《三国演义》中记载的一些事例,对其进行分析。 详情>>
来源:《兰台世界》
2015年第15期
作者:樊云
4.三国赵子龙的职场智慧
<正>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出现过不少叱咤风云的优秀将领。他们纵横沙场、屡建奇功,但却大都未能善终,这些人中,有的误中埋伏,战死沙场,有的疏忽大意,被自己人谋害,最终的结局都令人扼腕叹息。例外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刘备手下的赵云。赵云字子龙,乃常山人士。此人一身是胆,智勇双全,且深明大... 详情>>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
2012年第07期
作者:沈青黎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