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鬼”在魏晋志怪小说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留下的痕迹,学界多多少少都有论述,对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鬼”故事也从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研究,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也促进了人们对“鬼”小说的认识。
但这些研究者大部分是将鬼故事杂糅于神怪故事中来研究,他们注意到了鬼与神仙精怪在反映现实的一致性上,却忽略了“鬼”形象的特殊神态,对“鬼”小说中有故事也缺乏宏观的把握。同时,关于“鬼”的论述,学者往往只着眼其中一点进行专项分析,或是“鬼”之原型,或是某一类“鬼”的形象,却没有对其进行较为具体、全面、深入的论述。
因此,针对上述研究存在的问题,本人采撷了大量的研究素材,通过对魏晋南北朝“鬼”小说的思想渊源进行梳理,对“鬼”小说的艺术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阐述了“鬼”小说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以及全面揭示了魏晋南北朝“鬼”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及其影响。
亦鬼亦人话小说
文学发展到今天,“鬼”这种文学形象从未断绝,在很多时候,“鬼”便只是一个符号,是栖居在人们心中的“恶”,是黑暗和阴冷的代名词。它虽不过是人类想象的產物,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影响着人类的命运。有时候,“鬼”甚至就是人自己,我们虽然看不见它,却能感受到它的影响。
“鬼”作为一种信仰对象,在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民间俗信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作为人类想象的产物,它也以鲜明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我国传统文学中,鬼形象作为故事建构的主体,是在以神灵鬼怪为叙述对象的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大量出现的,立足於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以“鬼”为叙述对象的故事文本,考察鬼形象在其中呈举出来的特色,及其对后世小说甚至是戏曲中鬼形象塑造的影响。
收起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