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学探索自然科学地球物理学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随着数据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探地雷达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探地雷达不仅在地质勘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建筑施工检测等方面也日益受到青睐。

更多
收起
小喽啰
序言

序言

对于北京先农坛,民间一直传说这儿附近有一块乾隆御题石碑。北京市文物局一直对该传说高度重视,几十年来,并多次派专人寻找过这块石碑,但始终一无所获。

2004年9月,北京市文物局决定再次寻找这块神秘的乾隆御碑。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不再局限于调查和挖掘,而是请来了北京市地质研究所的地质专家,并采用高科技仪器进行探测,就像我们小时候看的电影《地雷战》中工兵探地雷一样逐点扫描地面。后来,他们在先农坛北坛区的一家食品厂所在院落中发现地下有异物存在,圈定了异常位置之后通过人工挖掘,终于找到了这块重达40多吨的国宝级文物!

无独有偶。2005年,北京延庆硅化木(也称木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管理人员认为除了地表可见的少量木化石之外,公园地下还应埋藏有大量的木化石。为了能进一步保护这一罕见的地质遗迹,他们委托北京市地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前来探测。专家们采用同样的方法和仪器,在这里成功探测出“沉睡”于地下1亿多年的木化石十余株!

地质专家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和仪器呢?其实,这是一种雷达。

说起雷达,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在电影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个个如同大锅盖一样的东西朝向天空,不断转动天线搜寻着空中的飞机,控制室的计算机屏幕上闪烁不止,一旦发现敌情便响起刺耳的警报声。那一个个“大锅盖”,就是雷达系统的一部分,只不过我们所了解的这些雷达通常在军事领域和航空领域中用于侦查和导航,地质工作者所用的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雷达。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为“无线电检测和测距”英文名称的缩写。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了雷达的概念,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雷达才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就是出于作战的需要。

雷达就像是我们人类的眼睛,但它比我们的眼睛更神奇,不论白天黑夜它都能探测到远距离的目标,而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还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虽然雷达系统各式各样,但都可以将其简单地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主控制机。其原理就是雷达系统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射向空间,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将碰到的电磁波反射回来,接受天线收到此反射波,然后主控制机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出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比如方位、高度、距离等。

雷达不仅是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而且其他行业的科学家们也发现了雷达的强大优势和巨大价值,将其应用到各自的研究领域中。

如今,雷达已经在天体研究、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等方面显示了很好的应用潜力。

聪明的地质工作者也受到启发,将雷达技术应用于地质勘探,从而研制出一种专用的雷达——探地雷达,或者称之为地质雷达。

虽然用途不同,但探地雷达和军用雷达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根据电磁波来探测目标体。探地雷达所利用的是一种高频电磁波,频率范围通常为数兆赫兹至上千兆赫兹,通过发射天线以脉冲形式将电磁波定向送入地下,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传播过程中,遇到存在电性差异的地下介质时发生反射,返回到地面的电磁波被接收天线所接收。根据电磁波的传播时间及波形特征,可以确定地下目标体的空间位置、结构和几何形态。一般而言,介质间的电磁特性差异越大,介质间的界面就越容易被识别。

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有许多,探地雷达探测只是其中一种,不过与其他方法相比,探地雷达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它的分辨率很高,特别是对浅层地表的探测精度非常高,分辨率可达厘米级;其次,工作效率高,现有探地雷达仪器设备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比较轻便,操作简单,充分发挥了计算机采集和处理数据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最后,具有探测无损性的特点,即这种探测不会损害、影响被检测物体未来的使用性能和用途。

随着数据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探地雷达技术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探地雷达不仅在地质勘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建筑施工检测等方面也日益受到青睐。总体说来,探地雷达应用的领域主要包括:浅表地质调查、地质灾害勘查、地下管线调查、地基及路基病害检测、隧道衬砌检测、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水库堤坝检测、土壤含水率调查、植物根系探测、有机污染调查、文物考古研究等。(作者:马志飞,原文载于《百科知识》2010年第3B期。)

收起
第1章 应用现状综述
1.国外探地雷达技术新进展
左峥嵘
本文对近几年国外探地雷达新技术作了简略的介绍,这些技术包括:变频天线、多道雷达系统、三维雷达系统、数据处理技术等。   详情>>
来源:《地球科学》 1993年第03期 作者:左峥嵘
2.国内探地雷达的应用与发展
于景兰
国内外正兴起探地雷达研制和应用研究热潮。文章首先给出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CRIRP)生产的LTD系列探地雷达的技术特征和几个应用实例,在加以分析基础上,就探地雷达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详情>>
来源:《资源、环境与工程电法勘探方...》 2003年第期 作者:于景兰
3.探地雷达方法及其应用的新进展
侯俊胜
本文主要讨论自九十年代初以来,国内外探地雷达方法及其应用的若干新进展。内容包括探地雷达仪器、方法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详情>>
来源:《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1996年第01期 作者:侯俊胜
4.探地雷达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探讨
李华;鲁光银
在总结近年来众多探地雷达研究者成果基础上,概述了探地雷达在仪器设备研制、数据处理及解释、应用范围这三方面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当前雷达设备研制所存在的问题、数据处理及解释技术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探地雷达以后的发展方向作了预测.希望通过此文能使读者对探地雷达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也希...   详情>>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年第04期 作者:李华;鲁光银
第2章 表层地质调查
1.地质雷达在城区表层调查中的应用
邹麓;关键
<正>通常,在城区进行地表调查的过程中,由于地面建筑物密集,故常规小折射、微测井施工方法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地质雷达技术发展日益成熟,雷达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铁路、工程勘探表层调查。为弥补城区表层调查资料,现在各生产单位基本都采用地质雷达方法进行城区表层调查。   详情>>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2009》 2009年第期 作者:邹麓;关键
2.探地雷达在城市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赵牧华;张宝松
<正>城市地质调查总体目标任务是围绕城市发展战略,针对城市社会与经济可持发展面临的空间资源、安全、环境质量和环境容量等一系列问题,在充分利用、整合已有地质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质、地球化学、遥感、地球物理、钻探和信息技术与方法,查明城市三维地质结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详情>>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2013年第期 作者:赵牧华;张宝松
3.测地雷达在寒区浅层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顾钟炜
本文综述了测地雷达技术在寒区浅层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包括:圈出地下冰,探测多年冻土构造、冻土上限、冰丘内部构造,测量河、湖冰厚度,多年冻土冻结核防护坝的勘深和监测,以及探测埋设的管道及其周围土层状态的变化等。   详情>>
来源:《冰川冻土》 1994年第03期 作者:顾钟炜
4.地质雷达在复杂山地近地表调查中的应用
徐凯军;胡立新
复杂山区近地表调查技术是制约地震资料品质的主要因素.地质雷达可以高效准确得到表层结构,为地震静校正提供依据.本文利用地质雷达在四川南江山区进行了近地表调查,所用天线为50MHz的拖缆式天线,通过微测井数据进行标定,精确得到了测线近表层结构.结果表明配置拖缆式天线的地质雷达较适合复杂...   详情>>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1年第02期 作者:徐凯军;胡立新
5.探地雷达在花岗岩球状风化体探测中的应用
曹权
花岗岩发育地区球状风化体(俗称"孤石")的分布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准确探明花岗岩孤石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探明地铁建设过程中花岗岩孤石分布情况,结合深圳地铁11号线某区间孤石探测试验,采用探地雷达研究两孔间孤石分布情况,试验数据能较好反映出土层间反射回波的...   详情>>
来源:《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 2015年第04期 作者:曹权
6.探地雷达在西部矿区地下潜水位探测中的应用
王梦倩
西部煤矿区生态环境脆弱,地下潜水位低,地表被第四系松散沉积层覆盖,土质疏松,以风积沙为主,非饱和带和饱和带介电常数有明显差异。在分析研究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探地雷达对神东矿区补连塔32201工作面进行了野外实地探测,通过对比分析处理后雷达剖面图与该地区钻孔资料,验...   详情>>
来源:《煤矿安全》 2013年第01期 作者:王梦倩
7.探地雷达在古河道砂岩体沉积储层刻画中的应用
曹淞;冯晅
利用探地雷达勘探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及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露头砂岩体的分布特征进行实测并描述。研究区岩性主要为泥岩、泥岩与粉-细砂岩互层,夹薄层凝灰岩,且多数地段表层覆盖1~5 m厚的黄土。对雷达剖面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并定量给出7个主要砂岩体的厚度依次为54 m、83 m、...   详情>>
来源:《世界地质》 2016年第01期 作者:曹淞;冯晅
8.探地雷达在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武小鹏;魏永梁
由于融土和冻土之间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使探地雷达成为研究多年冻土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探地雷达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探地雷达探测多年冻土的物理前提条件,总结了多年冻土主要地质要素的雷达图像特征和探地雷达在多年冻土...   详情>>
来源:《地震工程学报》 2013年第02期 作者:武小鹏;魏永梁
9.探地雷达用于城市浅表层勘察的可行性研究及实例分析
花晓鸣;卢松
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是一种有效的城市浅表层探测方法。这里简要叙述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于城市浅表层地层划分和缺陷地质体勘察中的可行性,通过现有的工程实例分析,展示其可作为一种便捷、经济和高效的城市浅表层勘察技术。   详情>>
来源:《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6年第01期 作者:花晓鸣;卢松
第3章 地质灾害勘查
1.探地雷达在地质灾害调查方面的应用
赵忠海
探地雷达是浅部勘探的一种有效的勘探方法。文章简要叙述了探地雷达的探测原理及其应用于地质灾害调查方面的可行性 ,通过探地雷达在地裂缝、岩溶塌陷、滑坡以及活动断裂调查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展示其可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探测技术。   详情>>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2年第02期 作者:赵忠海
2.地质雷达在环境地质灾害探测中的应用
王俊茹;吕继东
简要介绍了地质雷达在探测孤石体、溶洞及土洞等地质灾害体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技术及方法,并对波场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总结了地质雷达在环境工程领域的作用。   详情>>
来源:《地质与勘探》 2002年第03期 作者:王俊茹;吕继东
3.地质雷达在黄土滑坡勘查中的应用实例
杨秀元;王春辉
陇东黄土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滑坡地质灾害频发,采用高性价比的勘查手段对滑坡进行勘查,探索其成灾机理意义重大。将地质雷达应用于黄土滑坡勘查,勘查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波在滑体、滑床、滑带的反射差异明显,对黄土层、基岩、落水洞等地质体的刻画准确可靠,勘测出的地质剖面分层清晰、效果良好,在...   详情>>
来源:《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2011年第期 作者:杨秀元;王春辉
4.探地雷达法在调查地下空洞中的应用研究
丁肇伟
探地雷达是利用介质间的电导率、介电常数等电性差异分界面对高频电磁波(主频为数十兆赫至数百兆赫)的反射来探测地下目标的。地下空洞探查一直是工程界的难点,如何进行高效、大面积、非破损的探查,是许多单位都一直在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应用范围广、稳...   详情>>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第02期 作者:丁肇伟
5.探地雷达在灾害地质探查岩溶塌陷中的应用
吴俊雄;杨华
<正>探地雷达以其浅层分辨率高的特点受到物探工作者的青睐。我们最近在某市应用SIR-2型地质雷达,用分置式40与100 MHz增强型天线。进行岩溶塌陷和第四系土层结构的探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现举3例介绍给同行共同探讨。   详情>>
来源:《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 1995年第期 作者:吴俊雄;杨华
6.探地雷达探测潜在喀斯特地面塌陷区的可行性研究
朱德斌;邓世坤
在中国分布很多的喀斯特地区,由岩溶引起的地面塌陷已经成为一种环境灾害。为了探明潜在的喀斯特岩溶塌陷地区,我们引入了探地雷达测量技术。在华中107国道附近的北丰桥地区,使用探地雷达进行的可行性试验表明,探地雷达可以探明地下变形和扰动信号,从而确定出潜在的喀斯特地面塌陷区。   详情>>
来源:《工程勘察》 2005年第05期 作者:朱德斌;邓世坤
7.探地雷达技术用于地下空洞塌陷灾害探测的创新与实践
王春和;胡通海
近年,我国城市道路塌陷事故愈演愈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发展,城市道路塌陷灾害高企在所难免。只有规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立常规化预防检测制度,双管齐下才能实现标本兼治。探地雷达是城市道路塌陷灾害普查探测的首选技术手段,但必须创新使用。在分析道路结构层下...   详情>>
来源:《测绘通报》 2013年第S2期 作者:王春和;胡通海
第4章 地下管线调查
1.探地雷达的发展与在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陈咬根;张芯
本文分析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对国内外几种型号的探地雷达的性能参数作了比较,描述了探地雷达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并举例说明探地雷达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详情>>
来源:《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8年第12期 作者:陈咬根;张芯
2.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线机理研究及实例分析
杨慧丽
<正>前言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Radar,简称GPR)是利用频率介于106~109Hz的无线电波来确定地下介质的一种地球物理探测仪器。随着微电子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探地雷达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建筑结构调查、公路工程质量检测、地下管线探测等众多领域。本文将在地下管线...   详情>>
来源:《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0年第Z1期 作者:杨慧丽
3.探地雷达在地下管线普查中的应用
徐锦山
在分析城市地下管线的工作环境的基础上,应用美国SIR-20型探地雷达,针对地下管线探测工作设定了一套完整的应用参数和参数的选择方法,简要论述了管线的反射电磁波异常特征,为探地雷达在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详情>>
来源:《矿产与地质》 2004年第04期 作者:徐锦山
4.应用探地雷达确定复杂条件下管线空间位置
张献民;秦凯
某高层住宅楼群管井间楼板层内各种入户管线密集、复杂、走向无规律且存在严重干扰,工程要求在空间狭小且管线密集的管井区域内确定两个直径为7.5cm的可供打孔的安全区域。为实现各种管线的准确定位,制作了室内模型,开展了探地雷达在复杂管线条件下准确定位的可行性试验。选用1.7GHz屏蔽天线在...   详情>>
来源:《施工技术》 2012年第03期 作者:张献民;秦凯
5.探地雷达对不同埋深和管径非金属管线的探测分析
巫克霖;刘成禹
采用探地雷达,对不同埋深、相同直径和相同埋深、不同直径的非金属管线探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金属管线反射,能随着埋深增加而急剧衰减;目标体的反射弧形能量由中间向两翼明显衰减,且衰减速度随着埋深的增加而明显增快;相对埋深较小时,反射弧形的宽度随着埋深而增大;相对深度较大...   详情>>
来源:《路基工程》 2014年第01期 作者:巫克霖;刘成禹
6.基于探地雷达的地下管线管径探测与判识方法
张鹏;董韬
目前,基于探地雷达(GPR)的地下管线信息解译工作仅限于判别管线的位置与埋深的经验定性判断,但对地下管线管径的非接触现场测量与信息判识还缺乏简捷、有效的办法。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基于GPR探测地下管线的电磁波反射机理提出了一种非开挖、无扰动的现场探测判识地下管径的新方法,并借助Gpr M...   详情>>
来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5年第04期 作者:张鹏;董韬
7.地质雷达在给水管线探测中的新进展
葛如冰;曹震峰
在引进意大利RIS-K2型地质雷达后,该院在给水管线探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般情况下,近距离的多根金属管线,采用管线仪探测难以分辨,而采用地质雷达探测能有效分开;通过雷达图象特征分析,可以进行管线的材质分辨;利用雷达反射波的多次波间距,可以计算非金属给水管的管径。   详情>>
来源:《勘察科学技术》 2008年第04期 作者:葛如冰;曹震峰
8.探地雷达在城市地下燃气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谢灵斌;韩广毅
探地雷达技术是如今适应快速、准确、无损地探测地下障碍物而迅速发展的电磁技术。文中介绍了意大利IDS公司生产的"Detector Duo型"双通双频管线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解释方法和工作方式,并通过结合工程实例来来讨论探地雷达在地下燃气管线探测中的广泛使用。   详情>>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22期 作者:谢灵斌;韩广毅
9.深入探讨探地雷达在城市地下燃气管线探测中的应用思路
袁建华
探地雷达技术是如今适应快速、准确、无损地探测地下障碍物而迅速发展的电磁技术。本文介绍了意大利IDS公司生产的"Detector Duo型"双通双频管线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解释方法和工作方式,并通过结合工程实例来来讨论探地雷达在地下燃气管线探测中的广泛使用。   详情>>
来源:《科技资讯》 2010年第25期 作者:袁建华
第5章 地基及路基病害检测
1.路用探地雷达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周杨;冷元宝
有效、无损、快捷、简便是公路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浅层勘探技术———路用探地雷达检测,以其无损、快捷以及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迅速应用于公路检测.本文对近年来路用探地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结构.就探地雷达在公路...   详情>>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年第03期 作者:周杨;冷元宝
2.探地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综述
王春晖;杨强
该文首先介绍了探地雷达(GPR)的基本原理,回顾了探地雷达技术发展的历史及应用现状,根据现有的发展水平对其技术前景给出了预测。结合现代路面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其在公路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详情>>
来源:《中外公路》 2007年第04期 作者:王春晖;杨强
3.采用探地雷达技术评估既有铁路路基状况的现状与发展
刘杰;张千里
铁路大提速要求对既有线路路基进行快速有效的评估。文章分析国外铁路路基和道床评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结合中国铁路实际情况和探地雷达技术的特点,对国内既有线路路基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评估策略。   详情>>
来源:《铁道建筑》 2008年第01期 作者:刘杰;张千里
4.重载铁路既有线路基病害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方法
王成亮;白明洲
选用探地雷达进行路基病害无损检测试验,通过对探地雷达获取数据的解译和资料调查,研究路基下沉、道砟陷槽、路基翻浆冒泥和路桥过渡段填土不均匀沉降等不同类型的路基病害,从雷达信号反射波的波形、能量变化、同相轴等方面总结不同类型路基病害的雷达图像识别特征.选取具体试验地段,进行动力...   详情>>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3年第04期 作者:王成亮;白明洲
5.探地雷达技术在道路路基病害探测中的应用
谢昭晖;李金铭
文章首先简要叙述探地雷达的工作方法和技术特点,介绍了探地雷达图像的分析处理过程(编辑标记、地形高程改正、距离修正、去除干扰信号和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等),重点研究了道路路基存在较大空洞和不规则孔洞、地层软弱区、地层松散区、雨水或者地下水入侵路基层、路基产生沉陷、断层或裂缝等主要...   详情>>
来源:《地质与勘探》 2007年第05期 作者:谢昭晖;李金铭
6.地质雷达在铁路路基病害治理中的探测应用
张中坡;郝英健
在既有运营铁路线段,路基病害带有一定隐蔽性,直观现象为线路局部或分段下沉,影响铁路运营安全。病害显现之前,路基土体内部已存在空洞、通道、砟囊、积水等异常介质体,给行车安全构成严重隐患。北京局管理京九线路基近年来在路基病害治理中引进并使用了地质雷达在粉砂土质路基病害探测这一先...   详情>>
来源:《地质装备》 2015年第02期 作者:张中坡;郝英健
7.铁路路基病害无损检测的探地雷达信号分析与处理
韩宇;郭秀军
为消除钢轨和轨枕对铁路路基病害检测的探地雷达信号的影响,提高实测剖面的检测能力,基于对两种干扰源在实测剖面上的时频分布特征分析,通过改进探地雷达天线的方式实现了对钢轨反射信号的屏蔽,采用预测反褶积和带通滤波相结合的方式,消除了轨枕形成的多次反射波对有效信号的干扰。去噪处理后...   详情>>
来源:《铁道建筑》 2006年第08期 作者:韩宇;郭秀军
8.基于地质雷达技术的铁路路基病害动态探测研究
余铁
我国铁路路基修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且长期暴露在各种环境下,加之受到列车的动荷载作用,因此铁路路基必然会产生各种的病害。采用地质雷达技术将这些病害以不设天窗的方式动态地探测出来并加以专家分析后提出病害报告,对整个铁路线路运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详情>>
来源:《中国铁路》 2014年第10期 作者:余铁
9.车载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分析铁路路基病害中的应用探讨
王斌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以雷达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为理论基础,利用铁路路基各层电性参数的差异,通过典型特征分析,来探测路基病害,具有无损、安全、便捷等特点,近年来在铁路路基病害探测中应用广泛。对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理论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路基下沉、翻浆冒泥、含水量大、空洞或陷穴等典...   详情>>
来源:《甘肃科技纵横》 2013年第04期 作者:王斌
第6章 隧道衬砌检测
1.隧道衬砌质量地质雷达检测正演模拟
高忠民
地质雷达是一种快速、无损、高效的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方法,利用正演模拟软件对隧道衬砌厚度、是否存在脱空区以及钢筋网、钢拱架进行了地质雷达检测正演模拟,总结出了其地质雷达检测响应规律,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判别依据。   详情>>
来源:《价值工程》 2015年第35期 作者:高忠民
2.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魏蓓
首先对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并结合具体的隧道工程,简要探讨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详情>>
来源:《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15年第11期 作者:魏蓓
3.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常见病害模型实验研究
耿大新;李洪梅
建立了由素混凝土、单层钢筋网及双层钢筋网3个区段组成的隧道衬砌试验模型,模型中布设了常见病害(空洞、空洞积水和混凝土析水)。模型自然养护28天,运用地质雷达对衬砌模型进行检测。对比隧道衬砌模型的地质雷达剖面图与实际的衬砌布设情况,可得结论:地质雷达检测对钢筋的存在反应敏感;双层钢...   详情>>
来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4年第06期 作者:耿大新;李洪梅
4.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及探讨
袁定超
地质雷达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领域的各个方面,并在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从地质雷达基本原理入手,探讨施工过程中各种隧道衬砌缺陷的形成机制,分析相应的地质雷达图像特征,用以指导各类隧道衬砌病害缺陷的判识。   详情>>
来源:《铁道建筑技术》 2015年第10期 作者:袁定超
5.基于地质雷达的隧道工程衬砌无损检测及应用
余辉;王吉庆
利用地质雷达进行了钢筋砼试件保护层厚度检测试验,并将该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到实际隧道工程施工监控中,通过钢拱架纵向间距、初期支护砼厚度、二次衬砌砼钢筋网保护层厚度检测及初期支护与围岩状况扫描,发现了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而加以修复和处治,为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详情>>
来源:《公路与汽运》 2015年第03期 作者:余辉;王吉庆
6.地质雷达在寒区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张明臣;魏燧
在新疆天山高海拔山区,隧道具有高寒、富水、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在这些恶劣环境下隧道衬砌容易出现空洞、混凝土松散不密实以及与围岩接触不良等质量问题,导致衬砌厚度不足,强度不符要求,出现严重的渗漏水等问题,影响隧道的安全运营。文章基于玉希莫勒盖隧道工程实例,采用地质雷达对衬砌进行...   详情>>
来源:《现代隧道技术》 2016年第01期 作者:张明臣;魏燧
7.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杜波
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结合昌宁高速石马隧道实际工程,阐述了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并简述了测线布置、数据采集、图像处理步骤,对典型的雷达图像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地质雷达技术在隧道工程无损检测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详情>>
来源:《山西建筑》 2014年第32期 作者:杜波
8.地质雷达在铁路隧道工程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杨文
介绍了地质雷达的检测原理及方法,电磁波的判识方法。通过应用实例分析,说明地质雷达检测已成为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详情>>
来源:《甘肃科技纵横》 2015年第02期 作者:杨文
9.基于地质雷达技术的隧道衬砌缺陷识别分析
贺建涛;董军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中的一种,目前在隧道质量的无损检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将以武深高速公路项目中5标段中的南山隧道和小方山检测项目为背景,采用地质雷达检测在建阶段隧道衬砌的缺陷,首先简要介绍了地质雷达的特点、原理,其次整理并分析了隧道检测中被检测出来的典型缺...   详情>>
来源:《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2015年第期 作者:贺建涛;董军
10.提高地质雷达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效果的几点措施
张家鸣
地质雷达已成为隧道施工质量检查和运行期间隧道病害检测的重要手段,然而在采用地质雷达进行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提高采用地质雷达进行隧道衬砌质量检测的效果,简述了地质雷达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基本工作原理,从现场检测过程中的增益设置、病害识别、干扰图像辨识、衬砌厚度...   详情>>
来源:《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 2014年第期 作者:张家鸣
第7章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1.探地雷达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邓忠富;王敏
探地雷达探测能够直观清晰的反映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构造,为隧道开挖提供直接的地质构造信息。探地雷达作为重要的无损检测设备,因其操作简便、分辨率高、图像直观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采用。文章结合使用瑞典MALA-X3M探地雷达的探测实例,介绍其工作原理及其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和技巧。   详情>>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年第31期 作者:邓忠富;王敏
2.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刘基;李前国
在各类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周围及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对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关系重大,不良地质条件极容易引起隧道坍方、突泥涌水,不仅在技术上给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也常常因突发事故导致人身伤亡、设备损失、工期延误,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技术...   详情>>
来源:《地质装备》 2009年第03期 作者:刘基;李前国
3.地质雷达在黄土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赵元科
通过对平定高速公路黄土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成功案例,介绍了地质雷达在单一完整新黄土、裂隙发育及富含裂隙水泥岩等黄土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反射波的分析方法,总结了地质雷达在黄土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存在的问题,供同行们探讨、参考。   详情>>
来源:《甘肃科技》 2011年第10期 作者:赵元科
4.地质雷达在公路隧道短期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吴俊;毛海和
本文以西部开发某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为例,阐述了地质雷达应用于公路隧道施工中地质超前预报的几个成功实例。   详情>>
来源:《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 2003年第期 作者:吴俊;毛海和
5.地质雷达法在岩溶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韦勇球
在岩溶隧道施工中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和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有效措施,本文采用地质雷达法结合地质素描对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采用该技术,成功预报并穿越了某隧道岩溶突泥处,并给出了各种典型岩溶空腔的雷达典型曲线。关系隧道安全、顺利贯...   详情>>
来源:《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年第06期 作者:韦勇球
第8章 水库堤坝检测
1.探地雷达在水工建筑物检测中应用现状及进展
陈子祎
为解决常规检测设备效率不高的问题,使用探地雷达检测水工建筑物。介绍探地雷达检测原理。分析探地雷达在土木工程检测领域的应用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这一领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探地雷达的应用,对促进整个水运行业检测水平和技术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详情>>
来源:《港口科技》 2014年第03期 作者:陈子祎
2.水库堤坝渗漏的探地雷达探测研究
何开胜;王国群
以甘肃省民乐山丹地震时受到一定破坏的李桥水库为对象,用探地雷达对水库大坝填土不密实引起的渗漏病害进行了探测研究。探测表明壤土心墙填土总体密实性差,松散、不均匀、裂隙较多,坝身长期渗漏已在部分区域形成洞穴。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对该水库东、西段坝顶下和坝后道路下心墙内的渗漏通道进...   详情>>
来源:《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5年第01期 作者:何开胜;王国群
3.地质雷达在水库防渗墙检测中的应用
董延朋;孔祥春
水库堤坝中的防渗墙属于隐蔽型的重要水利工程,防渗墙的检测成为业主、施工和监理3方所关注的焦点,对其实施行之有效的检测至关重要。本文以南山水库为例,介绍地质雷达在防渗墙检测中的应用。   详情>>
来源:《地质装备》 2005年第04期 作者:董延朋;孔祥春
4.探地雷达检测与水库安全鉴定大坝渗漏的分析
刘序禄;郑炳寅
应用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结合地质勘测资料及大坝运行情况,分析大坝渗漏的原因,得出合理结论并提出建议。   详情>>
来源:《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年第02期 作者:刘序禄;郑炳寅
5.西北地区水库土石坝渗流隐患探地雷达图像特征分析
田锋;王国群
通过西北黄土地区水库土石坝渗流隐患探地雷达探测实践,从渗流部位的土体扰动、空隙比、含水量的变化入手,分析探地雷达波形特征变化、波形同相轴连续性的变化,总结了渗流隐患不同时期的探地雷达图像特征。   详情>>
来源:《物探与化探》 2006年第06期 作者:田锋;王国群
6.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水库堤坝灾害治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张炎孙;蔡立信
详细介绍了乐化水库库坝过水箱涵的雷达探测过程与成果 ,说明了雷达探测在堤坝灾害防治系统工程中的可能性与有效性   详情>>
来源:《工程勘察》 2003年第01期 作者:张炎孙;蔡立信
第9章 土壤含水率调查
1.探地雷达测定土壤含水率研究综述
雷少刚;卞正富
准确快速测定土壤含水率,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分析烘干法、中子法、时域反射法和遥感4种土壤含水率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基础上,指出探地雷达是一种适合于中尺度的土壤含水率测定的技术。对探地雷达以及探地雷达测定土壤含水率的技术原理与方法进行全面介绍,并以介电常数...   详情>>
来源:《土壤通报》 2008年第05期 作者:雷少刚;卞正富
2.基于探地雷达的土壤水分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朱安宁;吉丽青
农田和小流域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和时间分布信息的快速、准确、无损获取是土壤学、农学以及生态环境学等相关科学研究的重要需求。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新型地球物理技术,近年来在多个领域有了应用和推广。本文针对探地雷达技术在土壤水分监测方面应用的科学问题,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   详情>>
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年第05期 作者:朱安宁;吉丽青
3.土壤含水率与探地雷达信号属性的关系研究
马福建;雷少刚
通过分层控制土壤含水率,利用加拿大Pulse-EKKO探地雷达进行了土壤含水率与雷达信号属性的关系研究,重点探讨了不同土壤含水率对应的雷达振幅,讨论从雷达波形中提取反射系数并研究其与含水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探地雷达的振幅受到含水率变化的影响显著,含水率越高,振幅越小;上下两层...   详情>>
来源:《土壤通报》 2014年第04期 作者:马福建;雷少刚
4.基于探地雷达快速测定土壤含水量试验研究
王前锋;周可法
试验点选择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研究站,以探地雷达为主要数据采集工具。结合探地雷达两种测量方式特点,提出了探地雷达最佳天线间距判定方法,达到快速测定中尺度土壤水分含量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天线间距测量下,得到最佳天线间距为1.9 m,提取了该天线间距...   详情>>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2013年第05期 作者:王前锋;周可法
5.探地雷达方法测量近地表含水量模拟研究
王春辉;刘四新
为了充分地验证探地雷达方法用于探测近地表含水量的有效性和可靠程度,着重分析了探地雷达反射波法用于测量含水量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特点,设计了适用于高频雷达信号的速度分析算法,建立了用于分析该问题的局部含水层模型.利用FDTD方法模拟分析了局部含水层的探地雷达响应,应用速度分析理论及To...   详情>>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年第02期 作者:王春辉;刘四新
6.应用探地雷达测定复垦土壤的水分含量
胡振琪;陈宝政
应用GPR对几种典型的复垦土壤的水分含量进行了测量,研究选择了三种典型的复垦土壤:加入5%的污泥;接种菌根;加入10%的粉煤灰。雷达数据采用宽角法(CMP)测量,对雷达数据计算的结果与重量法测定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复垦土壤的介电常数与水分含量间存在明显的函数相关性,说明应用GPR测...   详情>>
来源:《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01期 作者:胡振琪;陈宝政
7.雷达影像提取垄行结构土壤含水率方法研究
尹楠;姜琦刚
目前通过主动微波法建立的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都是针对非周期的随机粗糙地表,而不适用于周期性垄行结构的地表。通过对全极化雷达影像和野外采样数据的分析,证明了同极化(hh和vv)后向散射强度受垄行观测方位角的影响可达4 dB,而交叉极化(vh)对方位角不敏感,据此建立了同极化后向散射强度随方位...   详情>>
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2013年第12期 作者:尹楠;姜琦刚
8.基于探地雷达波振幅包络平均值确定土壤含水率
吴志远;彭苏萍
为了评估探地雷达探测地表土壤含水率的准确性,该研究使用雷达波振幅包络平均值(average envelope amplitude,AEA)方法在室内对含水率为0.05、0.15及0.25 cm3/cm3的砂质土壤进行了探测,并与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所得土壤含水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内,在0.05、...   详情>>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2015年第12期 作者:吴志远;彭苏萍
9.低频探地雷达地波法测定土壤含水量的可行性研究
吉丽青;朱安宁
利用地波法来探讨低频探地雷达(GPR)在土壤含水量测定方面的可行性。分别采用50 MHz和100 MHz天线的探地雷达地波法对黄淮海平原潮土地区砂壤土和砂土中的含水量进行了探测研究。结果表明,50 MHz天线GPR分辨率过低,在砂土和砂壤土中均无地波信号。100 MHz天线在砂壤土中无地波信号,但在砂土中...   详情>>
来源:《土壤》 2011年第01期 作者:吉丽青;朱安宁
10.利用探地雷达观测分析早春融雪前后沙丘表层土壤含水量的...
秦艳芳;陈曦
积雪融水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春季植物发育的重要水源,快速获取早春沙丘的土壤水分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学意义.2010年3、4月分别使用探地雷达进行了多次测量实验,结果显示:1)融雪初期,沙丘顶部土壤的自由水含量最大,阳坡次之,且融雪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侧向缓慢流动,在坡底汇集,主导了融雪...   详情>>
来源:《冰川冻土》 2012年第03期 作者:秦艳芳;陈曦
第10章 植物根系探测
1.基于探地雷达的植物根系探测研究进展
王丹丹;徐永明
植物根系在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态系统功能以及碳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需要了解根系的直径大小、生物量、空间分布和三维构造等参数.传统的植物根系的探测方法具有破坏性,费时费力,而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作为一种较新的地球物理方法,以其特有优势广泛应用于植物根系的探...   详情>>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 2016年第01期 作者:王丹丹;徐永明
2.探地雷达在植物根系研究中的应用
舒洪岚
根系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根系对于水土保持和农林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野外自然条件下进行根系研究,与植物地上部分研究相比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是研究方法问题,目前已知的研究方法,相当繁琐,耗时费力,而且所得结果又常常不太准确,使许多研究人员望而生畏。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地...   详情>>
来源:《江西林业科技》 2007年第05期 作者:舒洪岚
3.应用探地雷达探测古树根系分布
赖娜娜;袁承江
为监测古树健康状况和为古树复壮措施提供指导,通过使用探地雷达探测了一株古侧柏的根系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布。结果显示:探地雷达对于处于地表浅层0~60 cm的根系分布有较好的探测作用,对更深处的粗根也能探测,探测结果和实际观察相比在水平分布上大致相同,但无法探测交叉或重叠根系。...   详情>>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11期 作者:赖娜娜;袁承江
4.探地雷达在莫高窟窟区树木根系探测方面的应用
贺东鹏;武发思
为研究莫高窟窟前林带内大型乔木根系的生长状况以及可能对石窟文物造成的威胁,使用SIR-3000型便携式探地雷达对莫高窟第88窟前的银白杨(Populus alba)根系进行了无损探测。通过400MHz天线扫描银白杨树干周围3.4m×8.0m的长方形区域后,用GPR-SLICE v7.0软件处理扫描数据得到二维及三维图像。分...   详情>>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年第02期 作者:贺东鹏;武发思
5.基于GprMax正演模拟的探地雷达根系探测敏感因素分析
郭立;崔喜红
应用探地雷达对植物根系进行探测的有效性已得到证实.但由于根系结构复杂,根围环境异质性强,针对基于探地雷达得到的根系探测数据的解读尚处于经验积累阶段.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比根系探地雷达实测信号图像和模拟信号图像,证实了利用GprMax模拟探地雷达探测植物根系的有效性.其次通过定义不同根系...   详情>>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年第04期 作者:郭立;崔喜红
6.基于探地雷达的树木根系空间分布及对土遗址影响
汪万福;武发思
乔灌木根系对岩土类文物古迹的影响是近年来文物保护工作关注的热点问题,科学监测遗址附近植物根系的空间分布、根径等参数是土遗址风化和机械损害机理研究的任务之一。本文运用探地雷达技术研究了北庭故城遗址周边榆树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榆树根系对城墙遗址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庭故城...   详情>>
来源:《中国沙漠》 2015年第05期 作者:汪万福;武发思
7.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对河西杨根系影响甘肃高台明长城遗址的...
徐瑞红;武发思
植物根系的生长和腐烂对土遗址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影响其长久保存。为确定明代长城土遗址本体内树木根系的生长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对甘肃高台境内的明代长城遗址内生长的河西杨根系进行了探测研究。结果表明:河西杨根系主要分布于探测区域北侧,并由北向南延伸,周围分布有侧...   详情>>
来源:《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5年第01期 作者:徐瑞红;武发思
第11章 有机污染调查
1.基于探地雷达回波信号获取污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的研究进...
侯晓冬;郭秀军
从探地雷达GPR(Ground Penetrating Radar)在土壤污染探测中的应用、污染土壤介电常数模型的演化和土壤介电常数求取三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开展的土壤污染探测研究.研究认为以土壤介电常数为纽带,采用适宜的方法从雷达回波信号求得介电常数,基于合理的土壤介电常数模型,...   详情>>
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年第03期 作者:侯晓冬;郭秀军
2.探地雷达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何雪洲
<正>地下水污染源的位置、受污染地下水的空间分布以及与污染物传播紧密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是防治地下污染的关键信息。仅通过钻孔取样来获取上述资料不但速度慢、费用高,而且有时还难以得到可用的详细资料。钻孔还可能为污染提供通道,在取得资料的同时加大受污染的范围。包括探地雷达(GPR)在...   详情>>
来源:《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 1995年第期 作者:何雪洲
3.地质雷达在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周迅;姜月华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物探方法,应用于环境地质调查已有若干年历史。但应用于地下水及土壤的有机污染调查,目前在国内还未见诸报道。叙述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阐明了地质雷达在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工作中的应用条件、应用效果,并列举部分国外应用实例。   详情>>
来源:《地下水》 2007年第02期 作者:周迅;姜月华
4.地质雷达在地下水和土壤有机污染调查中的应用
姜月华;周迅
<正>地质雷达,也称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是利用高频电磁波束的反射来探测地下目标的一种高分辨率电磁方法,也被称为电磁波脉冲雷达法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质雷达抗干扰性、采样率和数据处理技术都有很大提高,应用领域已从传统的地质体调查、矿产勘查扩展到考古、环...   详情>>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 2007年第期 作者:姜月华;周迅
5.浅析探地雷达在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禇龙
对于通过地下管道排放的污染物来源不明的污染事故的处理中,利用探地雷达可以准确地查出排污管道的走向,寻找到污染物来源,从而达到迅速处理污染事故的目的。   详情>>
来源:《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8年第04期 作者:禇龙
6.地质雷达应用于石油类有机污染场地调查的可行性研究
葛佳;陈敏
石油类物质会通过渗漏方式进入土壤,改变土壤物性和结构,对土壤、地下水环境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由此造成的地下污染已成为当前普遍关注的地质环境问题。地质雷达技术在地下油类污染区的调查中,显示有原位、无损、快速、经济等显著特点。为进一步探讨地质雷达应用于石油类有机污染场地调...   详情>>
来源:《上海国土资源》 2015年第01期 作者:葛佳;陈敏
7.探地雷达物理模拟相似性准则及监测油气污染试验
曾昭发;薛建
利用探地雷达研究油气污染问题是探地雷达应用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在推导雷达波模型实验的相似性准则的基础上,制作了砂质模型,并以原油为污染材料进行了探地雷达监测油气污染的模型实验。证明探地雷达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油气污染的范围和油气污染的强度问题。同时为开展下一步实验和野外工作...   详情>>
来源:《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8年第04期 作者:曾昭发;薛建
8.加油站渗漏污染快速调查方法及探地雷达的应用
张辉;陈小华
利用探地雷达进行加油站快速调查的主要程序包括收集资料、走访、现场踏勘、物探初勘以及试采样等,最终达到初步了解加油站的基本情况、渗漏污染风险以及可能污染渗漏点的目的。选择上海、北京、南京地区各一座加油站,详细介绍了快速调查的过程及结果。其中,上海和北京的两座加油站经钻孔采集...   详情>>
来源:《物探与化探》 2015年第05期 作者:张辉;陈小华
9.地质雷达探测加油站地下水石油烃污染应用实例
张辉;刘振鸿
近几十年来,国外使用地质雷达探测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已有很多成功的实例,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借鉴。针对上海崇明加油站储油罐渗漏造成的石油烃污染,选择了250M天线对其进行了地质雷达探测。简述了地质雷达使用过程中的参数设置,测线布置及数据处理过程。雷达剖面分析结果表明该加油站渗...   详情>>
来源:《环境工程》 2013年第S1期 作者:张辉;刘振鸿
第12章 文物考古研究
1.探地雷达在地下考古遗存探测中的实验与应用
宗鑫;王心源
近年来,探地雷达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考古探查中。由于反演多解性问题的存在,雷达图像上的异常既可能是考古目标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地下环境介质的不连续性引起的,所以探究不同类型的考古遗存在探地雷达图像上的典型异常响应,有助于准确识别雷达图像上的"真"异常,剔除一些"假"异常。首先,本文...   详情>>
来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6年第02期 作者:宗鑫;王心源
2.探地雷达三维属性技术在考古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赵文轲;田钢
<正>三维探地雷达探测是浅层地球物理勘探中,一种高精度的探测方法,尤其在考古领域,是一种已经被证明为非常有效的方法。但随着考古探测目标精细度的进一步要求,仅仅在原有的三维数据体做时间切片,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从原始的三维数据体中继续提取隐藏的有用信息。而探地雷达属   详情>>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 2010年第期 作者:赵文轲;田钢
3.探地雷达在金沙遗址考古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王亮;王绪本
金沙遗址是四川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发现。介绍了探地雷达方法在金沙遗址地下文物和文物文化层探测中的应用,其研究成果与开挖验证结果相吻合,肯定了探地雷达方法在科学考古中的应用效果。   详情>>
来源:《物探与化探》 2008年第04期 作者:王亮;王绪本
4.探地雷达方法对南宋太庙遗址的探测研究
秦静欣;郭子祺
<正>1.前言南宋太庙遗址地处杭州市太庙遗址公园,面积约9000平方米,北边为察院前巷,东至中山南路,西南至太庙巷。南宋太庙遗址于1995年5~9月由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发现东围墙、东门基址及大型夯土台基遗址。发掘成果被评为199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2006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   详情>>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 2013年第期 作者:秦静欣;郭子祺
价格:¥52.5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